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回答下列与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有关的问题:

(1)下图是利用______________法将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把混合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获得______________菌落。接种后培养基应______________放在37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筛选尿素分解菌,则应除去上述培养基成分中的________,并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补充其生活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作指示剂的原因是尿素分解菌能合成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pH发生改变,酚红由黄变红,使菌落周围呈现红色。

(3)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取0.2 mL稀释液涂布,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60;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246,取平均值232;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____________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毫升原液中的菌体数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答案】 平板划线 单个 倒置 NaNO3 尿素 葡萄糖 氮源 碳源(要求:前后对应) 脲酶 1.16×109 灭菌

【解析】(1)由图可知,其采取的是平板划线法,该方法能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接种后培养基应倒置放在37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其氮源是尿素,所以培养基中要除去含氮物质,即去除NaNO3,并加入尿素和葡萄糖,以提供氮源和碳源。尿素分解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pH发生改变,酚红由黄变红,使菌落周围呈现红色,所以培养基中要加入酚红作指示剂。

(3)甲同学只涂布了1个平板,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丙同学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且少于30个菌落,数据缺乏正确性;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的。乙同学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2,那么每毫升样品(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 中的菌落数是=232×1/0.2×106=1.16×109(个)。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以上细胞或细胞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纤维素

B. 能够通过二分裂增殖的只有丁

C. 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 在植物细胞中一定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ATP分子含有C、H、O、N、P、S六种元素

D. ATP转变成ADP的过程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直径38微米。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小球藻种群增长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见下表(密度单位:×106个/mL)。回答下列问题:

pH=6

1.0

3.0

3.8

4.6

3.0

2.2

1.8

1.5

pH=7

1.0

4.6

5.3

4.2

2.1

1.2

0.8

0.6

pH=8

1.0

5.2

5.6

?

2.9

1.0

0.6

0.2

pH=9

1.O

3.7

5.1

3.8

2.2

1.3

0.7

0.5

pH=10

1.O

1.5

1.8

2.0

2.3

1,3

0.8

0.1

(1)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至少写两项)。

(2)本实验未设置空白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表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pH约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小球藻进行取样计数。

①取出的样液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O.lmm)计数。pH为8的实验组,第3天取样观察到的计数室中某中方格小球藻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推算培养液中小球藻的密度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不具有1:1比例的是( )

A. 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B. 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C. 杂种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 D. 杂种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 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A. 都由20种氨基酸构成 B. 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 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______内。

A.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3)乙同学打算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进行培养时除了营养不同外,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_________,该同学采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

(4)丙同学在提取和分离纤维素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抵制外界酸和碱对酶活性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是向提取液和分离液中添加________。若探究纤维素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如何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 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

C.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D. 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