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
B.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
C.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
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
B.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会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
C.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需氧呼吸 |
D.若要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 kb和0.2 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 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S表示)由于突变恰好在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点上,因而失去了该酶切位点,经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 kb的DNA片段,如图1;现用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编号为1、2、3的三份样品进行处理,并进行DNA电泳(电泳时分子量越小扩散越快),结果如图2,则1、2、3号样品所对应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以βA、βS表示相关的基因)
A.βSβS、βAβS、βAβA | B.βAβA、βAβS、βSβS |
C.βAβS、βSβS、βAβA | D.βAβS、βAβA、βSβ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大鼠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如下:若干大鼠按实验要求分为2组。对甲组大鼠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滴注等量的0.9% NaCl溶液,从滴注开始测定2h内大鼠的耗氧量并记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预计甲、乙两组大鼠平均耗氧量为甲>乙 |
B.实验时甲组应选用雌性大鼠,乙组应选用雄性大鼠 |
C.实验时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 |
D.本实验的给药方式也可用饲喂法代替静脉注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或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B.制作小生态瓶时,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
C.使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后,不滴加清水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D.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变化 |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
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
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 |
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1年11月25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德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
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 |
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 |
D.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