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起人类艾滋病的元凶.下列关于HIV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IV只有侵入到人体活细胞内时才表现出生命活动
B.HIV是一类结构简单的生物,只由蛋白质和DNA构成
C.HI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传播,而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染
D.HIV主要攻击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人几乎丧失全部的免疫能力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解答 解:A、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只有侵入到人体活细胞内时才表现出生命活动,A正确;
B、HIV是一类结构简单的生物,只由蛋白质和RNA构成,B错误;
C、HI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传播,而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染,C正确;
D、HIV主要攻击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人几乎丧失全部的免疫能力,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的中文名称、病原体的特点及繁殖过程、致病原理及传播途径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课本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的作用是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并使细胞分散开来
B.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既可以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又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C.利用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可将脂肪染成红色
D.向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的绿色植物同时加入 C18O2 和 H218O,检测所产生的氧气中同位素的种类,用以探究氧气中氧元素的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吸收Na+属于主动运输
B.细胞吸收K+一定需要载体参与
C.Mg2+运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有助于维持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D.Cl-运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高等植物根分生区细胞含有的细胞器和对应功能,正确的是(  )
A.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内质网,合成细胞外的细胞壁
C.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中心体,与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果实的自然发育成熟B.正常人的体温调节
C.植物的向光性D.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到甜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为何物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作用实验.他们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其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主要过程如图所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A、C过程的预测结果参照图解填在图中空格内.
(2)写出A、B、C的实验结果表明的问题:
A.蛋白质没有转化作用.
B.DNA有转化作用.
C.DNA降解物没有转化作用.
(3)综上所述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才有转化作用,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某同学通过学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认识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原因是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在发挥作用,那么反过来R型细菌能使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吗?他模仿格里菲思等科学家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即探究R型细菌是否有转化因子.
①将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②将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④将S型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实验结论:R型细菌体内没有“转化因子”.
该同学的实验有不足之处,请尝试说明理由.
a.④组的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并不能证明S型细菌没有转化为R型细菌,因为即使有部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另一部分未转化的S型细菌仍会导致小鼠死亡;
b.即使知道了小鼠体内有部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这种转化作用不能确定是否是R型死细菌所起的作用,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如突变.所以,该实验逻辑推理过程错误,科学性欠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植被类型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S2(填“S1”或“S2”).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或“多样性”)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20%,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
(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土壤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为某图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且五支试管中都有产物生成,回答:

(1)A试管模拟的是DNA的复制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C试管模拟的是RNA的复制过程.
(2)B试管模拟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假如B试管中加入的DNA含有306个碱基,那么其产物中最多含有51个密码子.E试管中加入的原料是氨基酸,该试管模拟的过程是翻译.
(3)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全过程如图2所示:
图解中的c过程必须有逆转录酶参与,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艾滋病病毒中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c过程的是艾滋病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省高一上学期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膜蛋白实现的

B.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D.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