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以上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有3个

B.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1和3

C.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15mL/h

D.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河南分校高一宏志班上抽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加快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高温使酶活性降低

D.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DNA 分子中,G和C 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DNA分子中的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

A.28%、22% B.22%、28%

C.23%、27% D.26%、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三11月模块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免子的毛色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C+控制野鼠色,对其他3个复等位基因为显性;Cch控制灰色,对Ch和Ca为显性;Ch控制喜马拉雅白化,对Ca为显性;Ca是一种突变型,不能形成色素,纯合时兔子毛色为白色.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兔子毛色的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若某种群仅含有三种与毛色相关的复等位基因,则杂合子有6种

C、喜马拉雅白化兔相互交配产生白色兔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C+Ch与CchCa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接近野鼠色:灰色:喜马拉雅白化=2: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三11月模块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

B.朊粒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表中的A、B、C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1)据表分析,能量流动是从A、B、C中 (填字母)开始的。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

(2)据图分析,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Ⅱ.下图甲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值代表能量,单位是J/(cm2·y);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两条典型食物链,请分析作答:

(3)图甲中的C包含了图乙中的哪些生物?

(4)某同学模拟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用玻璃进行如下实验:先从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随意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5个),并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放回布袋,摇匀后再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2个(其中红色球4个),则布袋中原有玻璃球 个,其中将白球换成红球相当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点时,K离子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c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噬菌体复制所需的模板、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微弱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1)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 ____的含量。

②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 ___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______ ___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

⑤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A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减少,则观点________正确;

②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都减少,则观点________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