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6年4月世界首个核移植“三亲婴儿”在美国诞生。其培养过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卵母细胞的获取过程中,需要对女性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该处理的方法是给女性注射_________________激素,该处理可能会带来的危害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A的培养过程③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解决不孕问题而进行的试管婴儿技术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需要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超数排卵 促性腺 对孕妇的身体健康不利(或:导致卵巢早衰、影响孕妇内分泌功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等) 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或:对孕妇的身体健康不利、导致卵巢早衰、影响孕妇内分泌功能等) 维持培养液的pH 胚胎分割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遗传学诊断(或基因检测或基因诊断)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过程①表示去除捐献者乙的卵母细胞核,获得去核卵母细胞的过程过程;②表示细胞核移植;③表示重组卵母细胞的培养;④表示体外受精;⑤表示卵裂;⑥表示胚胎移植。
(1)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从而促进卵细胞的生成,因此对女性进行超数排卵处理的方法是给女性注射促性腺激素,超数排卵技术带来的危害是:对孕妇的身体不利、卵巢早衰、影响孕妇内分泌、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等。
(2)细胞A的培养过程③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对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4)与试管婴儿技术相比,设计试管婴儿技术需要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或基因检测或基因诊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生物技术与技术应用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 疫苗的生产和抗体的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的名称是_____。
(2)A基因重组载体( 重组质粒) 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出A蛋白,该过程除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运载体外,还证明了_____。
A、质粒能自我复制 B.质粒有一个或多个酶切点
C.质粒有标记基因 D.生物间共用相同遗传密码子
(3)A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会被降解。 为防止蛋白质被降解,在实验中对选用受体细胞大肠杆菌的要求是_____( 填文字)。
(4)在提取分离A蛋白生产过程中,要保持A蛋白的活性,需注意的事项有( 多选)_____。
A、适宜的温度 B.添加逆转录酶
C.适宜的pH D.添加蛋白酶抑制剂
形成有效的重组质粒,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很重要。 如图1示意大肠杆菌质粒的相关基因与限制酶切点;图2示意有关限制酶在DNA分子中的具体切点。
(5)要成功转入目的基因且重组效率较高,选择限制酶的方案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利用甲图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进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实验,第4 d取样并稀释100倍后所观察到的结果如图乙,连续观察7 d结果如图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甲中有两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应有16个中方格
B. 由图乙可知,第4天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1.0×108 个·mL-1
C. 该探究活动中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实验和进行重复实验
D. 实验时每天应从同一支试管定时定量取样观察检测,其中第5~7 d种内斗争最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二倍体高等动物(2N=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某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③和④分别代表X和Y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移接
B. 该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 该细胞含有0个四分体,但至少有12个DNA分子
D. 该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为aBX、aBXA、AbY、b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血浆中制备。下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获取HSA基因,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__合成总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采用 __技术扩增HSA基因。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_______________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需要选择的启动子是__(填写字母,单选)。
A.人血细胞启动子 B.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C.大肠杆菌启动子 D.农杆菌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
(4)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与途径II相比,选择途径I获取rHSA的优势是__。
(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__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④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A. 缺失、交叉互换、倒位、重复
B. 易位、倒位、交叉互换、重复
C. 缺失、倒位、基因突变、易位
D. 倒位、易位、基因突变、重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的干细胞(MSC),如图为MSC分裂、分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细胞(MSC)属于全能干细胞B. 干细胞(MSC)属于多能干细胞
C. 干细胞(MSC)属于单能干细胞D. 干细胞(MSC)属于胚胎干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YyRr)的一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丁细胞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两种类型
B. 乙细胞分裂后将直接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C. 丙细胞通过异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丁细胞
D. 丁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正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酸生长”特性,即pH为4~5的溶液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为了研究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研究者用黄瓜幼苗快速生长的下胚轴切段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多细胞植物体的伸长生长是细胞数量和细胞体积增加的结果
B. 对冰冻融化后的切段进行加热或不加热处理,然后测定切段增加的长度
C. 由图2结果推测,决定黄瓜切断“酸生长”特性的物质最可能是蛋白质
D. 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是生长素与受体结合,激活了膜上运输H+的泵,将H+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的细胞壁中,降低pH,促进细胞壁伸展,进而促进细胞体积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