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图甲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

分析 分析甲图:着丝点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
分析图乙:AB段形成的原因DNA的复制;BC段存在染色单体,细胞可能处于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丙:①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含量=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③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含量=1:1,且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相等,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末期.

解答 解: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①,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没有染色单体,A错误;
B、甲细胞分裂时期线粒体代谢活跃,核糖体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的复制而活跃,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因复制而活跃,在前期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此时也比较活跃,B错误;
C、图丙中与乙图BC段对应的只有②,每条染色体上2个DNA,2条染色单体,C正确;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解,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曲线变,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直径一般为正常细胞核的$\frac{1}{20}$~$\frac{1}{3}$.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如图).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可能存在微核
B.所有真核细胞都有可能产生微核
C.微核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染色体变异
D.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3)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C代表糖蛋白.
(4)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b;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a.
(5)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6)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需要穿过8层磷脂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增长曲线是S型,曲线中表示K值的点是d点.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b点.
(3)由图可知,第6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可能包括食物减少,生存空间减小,天敌增加.
(4)如果此种群是鱼类,捕捞量应控制在曲线的b点点左右最合适;如果此种群是老鼠,则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
②无线粒体的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③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④所有绿色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关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产生的蛋白质都能符合人类需要
B.基因工程能得到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通常是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直接改造
D.蛋白质工程可以创造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下丘脑分泌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其中有一种途径是通过化学物质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这些化学物质是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写出两种).
(3)若抗体结合到消化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腹泻呕吐,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反应.若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4)当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加强,往往会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可以改变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发出信息,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对该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B.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D.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估计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D.抗利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