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表示一个腺嘌呤B.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C.其结构简式A-P~P~PD.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 解:A、“A“表示一个腺苷,A错误;
B、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
C、其结构简式A-P~p~p,C正确;
D、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也有差别.如图是在两种不同条件下测定的植物一定时间内的净光合速率,请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在晴天11:50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少后增加.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mol/(m2•s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为1.8?mol/(m2•s ).
(3)阴天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
(4)欲探究光照强度、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中共同的对照组是适宜的光照和温度.
(5)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晴天中午植物净光合作用下降,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失水(吸水、失水),气孔关闭,导致叶肉细胞中C3含量减少(增加、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
待测物试剂颜色反应条件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脂肪红色
斐林试剂砖红色50-60℃温水
A.葡萄糖、苏丹Ⅲ染液、沸水浴B.蔗糖、苏丹Ⅲ染液、常温
C.还原糖、苏丹Ⅳ染液、沸水浴D.果糖、苏丹Ⅳ染液、常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B.若要研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
C.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D.在30℃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实验的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B.两组实验的结果①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
C.两组实验的结果②中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蓝紫光区域
D.若在缺镁条件下完成该实验,两组实验的结果①和②差异都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光合作用之谜是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解开的,以下资料是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实验,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1: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1)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2)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材料2:1883年,恩吉尔曼把一些好氧并能运动的细菌放入盛的一条丝状绿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和黑暗的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丝状绿藻,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将棱镜产生的连续的不同波长的光投射到丝状绿藻上,发现好氧细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区.
(3)好氧细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叶绿体部位集中,说明光合作用场所在叶绿体.好氧细菌主要集中在红光和蓝紫光光区.
(4)科学家发现的光合作用可用图示图解表示,据图回答:
图中①为O2,②为ATP.若突然停止光照,则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时间内将上升(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下丘脑.
(2)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图中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3)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体内血糖浓度下降,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
体温,所以通过骨骼肌收缩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面色苍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甲、乙、丙三种类型的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分别用如图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三种类型的病毒分别举例:
甲:噬菌体;
乙:烟草花叶病毒;
丙:某些致癌病毒.
(2)图中从DNA到RNA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从RNA到蛋白质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从DNA到DNA表示遗传信息的复制.
(3)图中从RNA到DNA表示遗传信息的逆转录.此过程的发生需要有的逆转录酶催化作用.
(4)用图示表示它们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甲为细胞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的是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图,该图应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2)为什么胰岛素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而不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胰岛素还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和修饰.
(3)图乙中①②③④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在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的是②(填序号),处于生物膜系统核心地位的是①(填序号).
(4)真正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②(填序号)中,胰岛素分泌出细胞共跨0层膜.该过程将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也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在图丙方框中画出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中①②③所代表结构的膜面积的变化曲线(提示:考虑膜面积大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