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科学研究表明,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如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
非条件反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
(2)胰液的分泌除了受神经调节之外,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饭后5小时,8处的胰高血糖素(激素)浓度大于10处.
(4)随着人们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形成,多种“文明病”相继产生,糖尿病就是典型代表,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I 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II 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 II 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原因是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分析 分析图解: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图2:1-5分别表示1轴突末梢、2突触小泡、3突触前膜、4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
图3、4中6-9分别表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解答 解:(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是先天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
(2)胰液的分泌除了受神经调节之外,还受到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的调节.因此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
(3)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饭后5小时,血糖浓度较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8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大于10处.
(4)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则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故答案为:
(1)非条件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 
(2)小肠粘膜
(3)胰高血糖素
(4)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神经调节的过程和机理;识记胰岛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作用;识记免疫系统的功能;通过图解分析确定图中数字表示的结构,并识记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有专家指出物质X可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为了验证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计划用新生小白鼠做实验.
实验材料: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出生3天的小白鼠30只.试验前大便轮状病毒检测为阴性.RV来源:RV流行高峰期腹泻患儿.(注: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思路如下:
①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白鼠30只,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三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
②分别给甲组每只小白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物质X,乙组和丙组每只小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将甲、乙、丙三组小白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轮状病毒,丙组不作处理.
④将甲、乙、丙三组小白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小白鼠的患病情况,统计并分析各组小白鼠的患病率.
(1)完善上述实验思路.
(2)请设计一张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注:表格用于记录每组的发病情况等,不记个体;表格名称不作要求)
统计内容
组别
患病/腹泻小白鼠数量(只)患病率(%)

(3)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患病率甲组<乙组≤丙组,则说明物质X能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014年夏,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感染该病毒的人常常会出现发烧,肌肉疼痛,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死亡,目前该病毒已发现有五个亚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失纳,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C.由于出现发烧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体内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体液由弱碱性变为强酸性
D.可以利用人工标记的埃博拉病毒检测疑似患者人体组织内的抗体来进一步确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是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单链,其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③可以在②上移动,以便①可与③互补配对
C.④中的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
D.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由于人们对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没有完全搞清楚,通常需要加入(  )
A.血清、血浆B.抗生素C.促生长因子D.分化诱导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以下部位不含有微生物的是(  )
A.洗干净的脸上B.洗完澡后的皮肤
C.刷完牙后的口腔D.灼烧之后的接种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乳酸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的条件是(  )
A.充足的氧气B.隔绝氧气
C.供给分子氮D.供给大分子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科学家新研发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B.经酶A处理后的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C.若供体DNA提供了prG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则该过程中的Ⅱ是已免疫的B细胞
D.通过检测和筛选得到的Ⅲ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 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段为有氧呼吸,bc 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 段为无氧呼吸
B.无论图中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 CO2 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 的消耗量
C.bd 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 c,乳酸大量积累导致内环境 pH 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