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③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①、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ATPD.原核生物也能完成图示的过程

分析 图示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即细胞质基质;②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内膜.甲表示丙酮酸;乙表示[H].

解答 解:A、①是细胞质基质,不具有膜结构,而③仅表示线粒体内膜,A错误;
B、①是细胞质基质,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线粒体基质,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以所含酶的种类不相同,B错误;
C、①和②只能产生少量ATP,只有③能产生大量ATP,C错误;
D、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部分原核生物如蓝藻等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也能发生图中的全过程,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场所和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三极生态系统的形成在(  )
A.中生代B.新生代C.寒武纪D.前寒武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中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配子中
(2)实验结果验证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2种类型.
(4)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要进一步自交和选育,淘汰掉穗小的;按照这种自交→淘汰→选育的育种方法,理论上第n代种子中杂合子占显性性状的比例是$\frac{2}{{2}^{n}+1}$.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选择AABB和aabb亲本杂交,将F1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概率为$\frac{3}{16}$,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frac{1}{3}$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水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衰老细胞的含水量明显下降
D.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稳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
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探索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B.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C.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D.恩格尔曼用水绵做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B.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C.效应T细胞可诱导其靶细胞发生凋亡
D.个体衰老会出现的“老年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基因型不能确定的有2、7、9、10号
C.7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frac{1}{3}$
D.6号和7号生一个患病小孩的概率为$\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现象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是(  )
A.用龙胆紫染液将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染色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兴奋
C.观察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D.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