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甲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图乙的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甲图中的Ⅱ-2片段.若在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Y染色体的Ⅰ片段的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E或e.
(2)乙图中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控制甲、乙两种病的基因在遗传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Ⅱ5与Ⅱ6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孩子的概率为$\frac{1}{36}$.
(5)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没有h基因的概率为$\frac{2}{5}$.

分析 分析甲图:Ⅰ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1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Ⅱ-2是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
分析乙图:Ⅰ-1和Ⅰ-2均无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1)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即甲图中的Ⅱ-2片段.Ⅰ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可能存在等位基因,若在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Y染色体的Ⅰ片段的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E或e.
(2)Ⅰ-1和Ⅰ-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Ⅱ-2),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又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HHXTY或$\frac{2}{3}$HhXTY.Ⅱ-6的基因型中为Hh的几率是$\frac{2}{3}$,为XTXt的几率是$\frac{1}{2}$,所以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患甲病的概率$\frac{2}{3}$×$\frac{2}{3}$×$\frac{1}{4}$=$\frac{1}{9}$,患乙病的概率$\frac{1}{2}×\frac{1}{2}$=$\frac{1}{4}$,因此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frac{1}{9}$×$\frac{1}{4}$=$\frac{1}{36}$.
(5)由于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HH或$\frac{2}{3}$Hh,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后代为hh的概率为$\frac{2}{3}$×$\frac{1}{4}$=$\frac{1}{6}$,Hh的概率为$\frac{1}{3}$×$\frac{1}{2}$+$\frac{2}{3}$×$\frac{1}{2}$=$\frac{3}{6}$,HH的概率为1-$\frac{1}{6}$-$\frac{3}{6}=\frac{2}{6}$,所以表现型正常的儿子不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frac{2}{6}$:(1-$\frac{1}{6}$)=$\frac{2}{5}$.
故答案为:
(1)Ⅱ-2      E或e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基因自由组合
(4)$\frac{1}{36}$    
(5)$\frac{2}{5}$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对人类遗传病后代的发病概率进行预测,本题的难点是(4)用分解组合法能简化问题,(5)注意审题是儿子没有h的概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
年份
种名
20012002200320042005
A10.09.286.85.5
B3.02.11.10.30.1
C0.30.61.11.52.3
D3.02.00.400
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随机取样.
(2)图1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20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0.
(3)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调查中,调查范围为2km2,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0只,第二次捕获45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5只/km2,若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使结果会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该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4)如图2为调查小组调查的某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应使种群数量维持在b点,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a点开始防治.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的幼苗_____生长;B盆幼苗_____生长,C盆的幼苗________生长.(  )
A.直立 不生长 不生长B.弯曲 不生长 向光弯曲
C.弯曲 生长 直立D.直立 不生长 向光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回答:
(1)该遗传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性基因控制的.
(2)8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AA或Aa,该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frac{2}{3}$.
(3)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8号和10号不能结婚,如果他们结婚,则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frac{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乙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的是伴Y显性遗传.
(3)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frac{1}{1296}$.
②双胞胎中男孩(Ⅳ-I)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frac{1}{36}$,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下列关于这个孩子的白化病基因和色盲基因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化病基因只来自父亲,色盲基因只来自母亲
B.白化病基因只来自母亲,色盲基因只来自父亲
C.白化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色盲基因只来自母亲
D.白化病基因只来自父亲,色盲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甲病(a)和色盲(b)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Ⅱ7和Ⅱ8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
(3)Ⅲ10的色盲基因是由Ⅰ代的2号个体遗传.
(4)若Ⅱ7和Ⅱ8再生一个孩子,两病均患的几率是$\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了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二者的关系,实验如下: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跫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叙述最严谨的是(  )
A.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个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和等星蔗糖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
B.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罝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根的生长
C.生长素与乙烯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
D.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