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中乙、丙、丁为某二倍体生物甲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变异的细胞,每个细胞只发生一种类型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丁中依次可能发生的是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B.乙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该过程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C.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由于交叉导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D.丁细胞出现了异常的联会,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四种异常的子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①-⑤是用某种方法在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分裂序为①→③→②→⑤→④
B.图①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②③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②③⑤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所列的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B.④③②⑤
C.⑤④③②D.①④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与生长素相关问题: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生理作用;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
(1)甲图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甲图中,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___mol/L,此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__因素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
(4)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实验如下: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
其中A组不作任何处理,B、C、D三组除去顶芽,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再______(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的生长状况。预期________组侧芽不生长。上述生物小组的少数学生在实验中发现,C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
B. 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
C. 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 在HIV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 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 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其中英文大写字母与甲、乙分别表示物质成分,e为电子,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图乙为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活动所绘制的曲线图请回答:
(1)图甲中淀粉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环境中光照强度减弱时,B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D、F产量降低,进而影响乙___________(物质全称)的再生,在这一过程的进行中生成的物质E是_____________。
(3)某条件下,高粱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明显降低,而类胡萝ト素的含量明显升高。那么,其叶片吸收明显减少的单色光是_____。
(4)图乙中,要测得高粱和小麦的光合速率曲线,其中之一的步骤就是需要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分別测量不同CO2浓度和O2浓度条件下_有机物积累量。在4%O2浓度条件下,当环境中CO2浓度瞬间从200μL·L-1升高到400μL·L-1,小麦叶肉细胞叶绿体基质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短时间内将会_。
(5)图乙对应的活动中,可变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如图所示。45 ℃(适宜温度)水浴保温5 min,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2 min,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