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折叠信息包含在氨基酸序列中 | |
B. | 折叠过程需要某种分子协助完成 | |
C. | 发生变性的蛋白质也能够恢复原来的结构 | |
D. | 天然构象可能是其最稳定构象 |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脲和巯基乙醇可以使RNA酶失去活性,当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时,RNA酶又复性,且与实验开始时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相同,说明脲和巯基乙醇没有改变氨基酸的序列,只是RNA酶的空间结构暂时发生变化.
解答 解:A、由题意知,RNA酶分子复性后与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的功能相同,说明折叠信息包含在氨基酸序列中,A错误;
B、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后,RNA酶复性,不需要某种分子协助就能完成,B正确;
C、由题意知,发生蛋白质变性的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复性,C错误;
D、由题意知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后重新形成的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实验开始时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不可区分,说明天然构象可能是其最稳定构象,诱发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去掉后,蛋白质由恢复天然构象,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分析题干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体细胞内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d来自父方,A、B、C、D来自母方,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四个母方染色体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方法 (研究方法)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方法 (研究方法) |
① |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 构建概念模型 | ⑤ | 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 | 同位素标记法 |
② |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对比实验 | ⑥ |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 纸层析法 |
③ |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 差速离心法 | ⑦ |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类比推理法 |
④ | 调查狗尾草的种群密度 | 取样器取样法 |
A. | ①④⑦ | B. | ③⑤⑥⑦ | C. | ①③⑥ | D. | ②③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杂交组合 | 后代性状 | |
一 | 红花A 白花B |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1:1 |
二 | 红花C 红花D |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
A. | 红花A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 |
B. | 红花A、C、D的基因型可能为Rr或RR | |
C. | 组合一的子代红花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 | |
D. | 组合二的子代红花的基因型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2号一定为杂合子 | |
B. | 若7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8}$ | |
C. | 第Ⅲ代中只有8号个体生育前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
D. | 人群中无女性患者,可能与男患者少年期死亡有很大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相同 | |
B. | 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 |
C. | 图乙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
D. | 图甲可表示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2活性可能相同 | |
B. | 将酶1由pH=9转移到pH=6的环境中,活性上升 | |
C. | 与酶2相比较,酶1更耐受碱性环境 | |
D. | pH=5时,酶1、酶2的活性较低的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