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蛋白质的元素种类相同
C、HIV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
考点:DNA与RNA的异同,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核酸有两种:DNA和RNA,其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组成核酸的碱基共有5种A、T、G、C、U.
解答: 解:A、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糖是核糖,组成二者的五碳糖不同,A错误;
B、组成DNA的元素是C、H、O、N、P,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为C、H、O、N,种类不相同,B错误;
C、HIV是RNA病毒,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C错误;
D、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T),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部位,核酸的基本单位,细胞的遗传物质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的功能,其内部的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其内的多种水解酶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该细胞器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侵入细胞的细菌等
C、正常状态下该细胞器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D、吞噬细胞吞入的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泡状结构可和溶酶体膜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
 
,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图-1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
 
期.当
 
突变时,细胞由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2、4、8 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如图-2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3所示.
分析讨论:
a.图-2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
 

b.图-2、图-3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
 
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过程中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
B、苯进入生物细胞
C、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D、甘油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
B、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
D、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1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个具有10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了99个肽键
B、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一定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最多含有10个氨基
D、形成的蛋白质分子中N原子数至少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加拉帕格斯群岛上分布多种地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形成多种地雀的根本原因
B、各岛上的不同地雀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C、地雀形态结构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D、不同地雀种群基因库组成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作家脑溢血导致右侧肢体瘫痪,为尽快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尽快恢复其右手书写能力,在治疗时可用下列哪种方法辅助治疗(  )
A、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B、口服含钙片剂
C、服用多种维生素液
D、肌肉注射ATP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