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某二倍体植物,雄株与雌株受M、m基因控制,紫茎与绿茎受A、a基因控制.为研究该植物的遗传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利用紫茎雄株的花粉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幼苗全为绿茎,对这些幼苗处理而获得的雄株与雌株的比例为1:1.
实验2:紫茎雄株与紫茎雌株的杂交,子代总出现紫茎雄株、绿茎雄株、紫茎雌株和绿茎雌株4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
请分析作答.
(1)A与a、M与m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紫茎雄株的基因型是AaMm.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MM的植株,其原因是株的基因型为mm,不会产生含有M基因的雌配子(卵细胞).
(2)紫茎雄株与紫茎雌株的杂交子代中,紫茎雌株的杂交子代中,紫茎与绿茎的比例总出现1:1,其原因是含A基因的雄配子(花粉)不育.
(3)由紫茎雄株的花粉离体培养而获得的幼苗的基因型为aM和am.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解答.
2、分析实验Ⅰ:利用紫茎雄株的花粉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幼苗全为绿茎,对这些幼苗处理而获得的雄株与雌株的比例为1:1,说明该紫茎雄株含有A、a基因及M、m基因,因此基因型是AaMm,且紫茎对绿茎是显性,雄株对雌株是显性;分析实验Ⅱ:紫茎雄株与紫茎雌株的杂交,子代总出现紫茎雄株、绿茎雄株、紫茎雌株和绿茎雌株4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紫茎雄株的基因型是AaMm,紫茎雌株的基因型是Aamm,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相当于测交实验,因此2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A与a、M与m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紫茎雄株的基因型是AaMm;由于雌株的基因型是mm,雌株只产生含有m的配子,因此一般不会出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
(2)由于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Mm雄株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M:Am:aM:am=1:1:1:1,但是花粉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幼苗全为绿茎,说明AM、Am花粉不育,因此紫茎雄株(AaMm)与紫茎雌株(Aamm)的杂交子代中,雄株产生的可育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M:am=1:1,雌株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m:am=1: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Mm:Aamm:aaMm:aamm=1:1:1:1,其中AaMm、Aamm是紫茎,aaMm、aamm是绿茎,紫茎:绿茎=1:1.
(3)紫茎雄株的基因型是AaMm,产生的可育配子的基因型是aM、am,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是aM、am.
故答案为:
(1)2     AaMm      雌株的基因型为mm,不会产生含有M基因的雌配子(卵细胞)
(2)含A基因的雄配子(花粉)不育
(3)aM和am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性状分离比满足的条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性状偏离比现象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动物有一类遗传称为从性遗传(常染色体控制),如秃头基因对男性为显性,对女性为隐性;非秃头基因相反.下列关于从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男性长胡须的现象属于伴性遗传
B.秃头与色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若双亲均为Dd,从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后代表现相同
D.从性遗传因为受常染色体基因控制,与性别遗传没有任何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设施的生产过程中也允许使用少量的杀虫剂,但长期使用也会使害虫出现抗药性,这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杀虫剂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功能
B.CO2固定的过程需要酶的参与
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不能,为什么?为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后代的表现型为绿色和黄色,因此无法判断显隐性.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绿色为显性.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实验二中,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对母本的简要操作流程可表示为:套袋→授粉→套袋 全部为绿色 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
若实验二后代全部为绿色,则绿色为显性;
若实验二后代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则黄色为显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重组
C.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D.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杂种F1与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性状
B.杂种F1与隐性个体杂交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C.纯种亲本杂交产生显性性状
D.杂种F1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细胞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
B.脂质或脂溶性物资优先通过细胞膜,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有关
C.细胞长时间浸泡在胰蛋白酶溶液中,细胞膜结构会被破坏
D.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