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该图中,A为 ,B为 ,C为 .
(2)该图示为 肽化合物,有 个肽键.
(3)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分子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 .
(4)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 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和b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B. 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③的数量和种类均相同
C. 钾离子通过a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 a和b的运输方式都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南方某地区农田弃耕后,很快就长满了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了灌木.图
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的植物物种或个体数的变化.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 阶段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2)图中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所含能量多,是因为灌木群落比草本群落的 更复杂,具有更强的利用 的能力.曲线b表示 数;调查该群落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要用到 法,使用该方法时,关键要做到 ,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3)在出现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图中群落演替的 可能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将水稻(AaBb)花药通过无菌操作,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花药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经历了 和 过程。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 请写出另一种途径 (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 。
(2)花药培养过程中, 选择 期的花粉培养成功率最高, 为了挑选到该时期的花药,通常选择 的花蕾。
(3)选择花药时用肉眼无法分辨, 一般要通过 法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 。
(4)培育成的试管苗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 分别为 ,由于这些植株高度不育,所以必须用 (化学试剂)处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某家庭系谱中,Ⅲ代5号经检查患有某种伴性遗传病。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致病基因是 性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I代2号的基因型为 。
(3)III代6号的基因型为 ,是纯合子的几率为 。
(4)若III代6号与一正常男人结婚,生一患病儿子的几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宽叶和狭叶是荠菜的一对相对性状,用纯合的宽叶与狭叶荠菜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
母本 | 父本 | 子一代 | 子二代 | |
杂交组合一 | 宽叶 | 狭叶 | 宽叶 | 宽叶:狭叶=3:1 |
杂交组合二 | 宽叶 | 狭叶 | 宽叶 | 宽叶:狭叶=15:1 |
杂交组合三 | 宽叶 | 狭叶 | 宽叶 | 宽叶:狭叶=63:1 |
(1)由表中数据可推知,该性状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 定律.
(2)杂交组合三的子一代基因型为 .(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表示),其子二代中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3)若将杂交组合二的子二代中宽叶个体收获后,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子代表现出宽叶:狭叶=15:1的株系比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幼苗均分为A、B两组进行实验探究,A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B组培养在缺Mg2+的培养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持续提供14C标记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然后检测并比较14C标记的有机化合物的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B组14C标记的(CH2O)的量比A组低,原因是 .
(3)在检测过程中,发现6s后有十余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0.5s内只发现一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
(4)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主要是指 (至少答两项).若在实验过程中突然停止14CO2供应,则此时两组实验中14C的含量均会 ,比值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中所表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甲 B.②﹣甲 C.③﹣丙 D.④﹣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