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是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有18O,尿液中会含有少量的H218O
B.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有[H]+O2→H2O
C.利用15NH3配制的培养基培养硝化细菌,不可能得到15N2
D.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分析 1、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是: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特有的核苷酸,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3、硝化细菌能将氨气氧化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氧化形成硝酸盐,反硝化细菌可以将氨气还原形成氮气;
4、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解答 解:A、小白鼠吸入18O2后,18O2与还原氢反应形成含有18O水,尿液中会含有H218O,H218O也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中也可能含有18O,A错误;
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DNA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因此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可以发生[H]+O2→H2O,B正确;
C、硝化细菌可以把氨气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不能还原氨气形成N2,C正确;
D、S的DNA的组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此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5S,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非常熟悉教材上应用到“同位素标记法”的经典实验,并能关注到选项中的一些细节,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作出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关a-d所示细胞图中各含几个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d图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b图
C.a图细胞一定是三倍体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c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B.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脂肪是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
D.在血浆中能够检测到性激素、脂肪酸等胆固醇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氧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由此推测:二氧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癌变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以下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材料:
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氧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试管,吸管等;
(二)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
②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并将其剪碎,利用某种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散去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氧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
④分别从5支试管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记录数据;
⑤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⑥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记录数据;
(三)分析:
(1)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哪些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至少写出两个);
(2)这位同学在操作上存在两处错误,请指出并纠正:
a:步骤⑤在“冰箱中”应必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b:步骤⑥“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应改为“振荡摇匀后,从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
(3)该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正确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12345
二氧二乙胺浓度(mg/mL)0.10.20.30.40.5
培养前细胞数目(个/mL)350363342335336
培养后细胞数目(个/mL)32027518696560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
(4)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绘出培养后细胞数目的折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B、T细胞最初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2)下列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BCDF.(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3)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4)效应T细胞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它的裂解死亡;二是产生一类称为淋巴因子的物质,并通过它们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5)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占细胞鲜重前四元素O、C、H、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缺少硼元素的土壤中种植下列哪些农作物,其产量不受明显影响(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高梁   ④甘蔗   ⑤土豆   ⑥黄豆  ⑦黄花菜.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C.④⑤⑥⑦D.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一核糖体一细胞膜
C.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一细胞质基质一细胞核
D.转录的mRNA:细胞核一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D]糖蛋白.
(2)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3)若是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F最可能是葡萄糖.
(4)若是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5)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然后经过离心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