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T淋巴细胞成熟于(  )
A.胸腺B.骨髓C.脊髓D.脾脏

分析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

解答 解:造血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其中在骨髓中成熟的是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的是T淋巴细胞.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请分析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别材料试剂和药品观察内容
A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酸性重铬酸钾
对比有氧条件与无氧条件下溶液变色的情况
B洋葱根尖解离液、清水、0.02g/mL的龙胆紫等有丝分裂的过程
C菠菜叶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1)A组实验中,酸性重铬酸钾遇酒精变成灰绿色,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CO2溶液颜色变化是蓝→绿→黄.
(2)B组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C组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请分析回答:
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或保护色素分子),得到的四条色素带其中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最宽的色素带为叶绿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
A.已标记个体的标志物脱落
B.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C.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D.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B.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C.溶酶体合成并贮存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及其他异物
D.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
B.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小麦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膜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请问血影的主要成份有(  )
A.无机盐、蛋白质B.脂质、糖类C.糖类、核酸D.脂质、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
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稳定不变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一片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那么下列哪项与之不相符(  )
A.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变化较小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图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滴加适量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①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②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③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④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