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B. 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C. 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2.47 μmol CO2/m2·s-1
D. CO2浓度、ATP与NADPH产量等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
【答案】B
【解析】
本题以“表格信息”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片中的色素,A错误;表中信息显示:突变体的叶绿素a/b的比值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比值均高于野生型,说明突变体的叶绿素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的原因可能是: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B正确;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即为真光合速率,而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依据表中信息可知: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8.13+4.07)-(5.66+3.6)=2.94(μmolCO2、m2·s-1),C错误;突变体的胞间CO2浓度高于野生型,说明CO2浓度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D错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 )
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使体液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如淋巴因子),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
(1)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在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
(2)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________作用,从而使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此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对垂体分泌ACTH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3)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________(填激素)的作用相反。
(4)病毒感染能刺激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使________细胞的功能增强,从而增强________功能。
(5)有研究表明,老年动物(包括人)在应激条件下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 ℃),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
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
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浓度
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以葡萄糖为原料的细胞呼吸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的条件下,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酒精
B.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既无CO2又无能量生成
D.当肌肉细胞消耗的O2的量等于生成的CO2的量,则该肌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线粒体B.[H]只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C.无氧呼吸只在环境中无氧时进行D.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 be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C. 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 形成de段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