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析该系谱图可以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
B. | 若Ⅰ代个体至少有一对基因纯合,则Ⅱ2不可能为纯合子 | |
C. | 若Ⅱ3的基因型为AAbb,Ⅱ3、Ⅱ4的后代均正常,则Ⅲ1的基因型为AaBb | |
D. | 与Ⅲ1基因型相同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的患病概率为$\frac{7}{16}$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1和Ⅰ2号均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病女儿,而Ⅱ3和Ⅱ4号均患病,他们的子女均正常,说明该病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双显性个体正常,而单显性和双隐性个体患病,即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由于Ⅱ3和Ⅱ4的后代Ⅲ1正常,所以Ⅲ1基因型是AaBb,Ⅱ3和Ⅱ4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Ⅰ1、Ⅰ2基因型是AABb、AABb,Ⅰ3、Ⅰ4基因型是AaBB、AaBB.
解答 解:A、根据分析,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且只有基因型为A_B_表型正常.又由于Ⅱ3和Ⅱ4的后代均正常,所以Ⅲ1基因型肯定是AaBb,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Ⅰ1和Ⅰ2的基因型是AABb、AABb,Ⅰ3和Ⅰ4的基因型是AaBB、AaBB,则Ⅱ2基因型为AABB或AABb,B错误;
C、若Ⅱ3的基因型为AAbb,Ⅱ3、Ⅱ4的后代均正常,则Ⅱ4基因型为aaBB,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AaBb,C正确;
D、由于Ⅲ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与Ⅲ1基因型相同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的患病概率为$\frac{7}{16}$,正常的概率为$\frac{9}{16}$,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有一定难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逆时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 |
B. | 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 |
C. | 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 |
D. | 1个C22H34O13N6分子有2个甘氨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B. | 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 | |
C. | 加大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将导致病菌的抗药能力增强 | |
D. |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会改变,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麦种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时,产生的CO2之比 | |
B. | 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
C. | 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繁殖三代,含14N的DNA分子与含15N的DNA分子的数量之比 | |
D. |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之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 |
B. | 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 |
C. | 图中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 |
D. | 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Ⅲ的某些反应阶段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 | |
B. | 阶段Ⅰ生成的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 |
C. | 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 |
D. | 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