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某一器官中细胞分裂的三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物体的性别是
 
性,其体细胞中一般含有
 
条染色体.
(2)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是
 
,甲细胞所处时期是
 

(3)丙细胞的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1)由于甲图所示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生物体的性别是雌性,其体细胞中一般含有4条染色体.
(2)根据分析,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是乙,甲细胞所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其名称为极体,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故答案为:
(1)雌    4
(2)乙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极体    0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某种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
1
6
,得出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
B、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Ⅱ3和Ⅱ4的父母都是患病者
D、Ⅱ1和Ⅱ2都是携带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向棉花细胞内导入两种不同的抗虫基因,培育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双价抗虫棉(注:A、B表示两种不同的抗虫基因插入位点).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强抗虫,含一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弱抗虫,无抗虫基因的植株(即普通棉花)不抗虫.若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分析回答:
(1)用强抗虫棉与普通棉花杂交,如果子代中强抗虫植株约占50%,则该强抗虫棉是上图中的
 
 类型;如果子代出现了弱抗虫植株,则该强抗虫棉是上图中的
 
 类型.
(2)将甲、乙、丙三种强抗虫棉分别自交,则子代中出现强抗虫植株的概率分别为
 
 
 

(3)若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强抗虫棉,应选择上图中的
 
 类型,该育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若表示离体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则cd段K+外流需要消耗ATP
B、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很低
C、图丙中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D、图丁为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曲线,d时刻染色体数目与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并通过溶酶体对抗原进行加工和处理
B、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地攻击被抗原侵人的宿主细胞并使靶细胞凋亡
C、浆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并在抗原刺激下合成分泌特异性的抗体
D、在细胞外液中抗原一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根培养基中生长素的含量应少于细胞分裂素
B、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需添加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
C、单一抗体检测能筛选出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用酒精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表面消毒需要长时间浸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北极熊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哺乳动物.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北极熊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
 
调节机制.
(2)BAT细胞内的UCP-1基因的表达与
 
的共同调节有关.
(3)有氧呼吸所需的ATP合成酶大量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进入线粒体的UCP-1蛋白,导致H+外渗而消除胯膜的H+梯度,线粒体虽能继续产生CO2和H2O,但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却大部分转变成为热能.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北极熊通过
 
上述调节方式引起BAT细胞内的
 
,从而实现了产热增加,维持了体温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加盖玻片时,应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
C、撕取洋葱表皮时,若带有叶肉细胞,会使细胞重叠而影响实验效果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无伸缩性,而原生质层有伸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