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对葡萄进行消毒处理,以保存野生菌种 | |
B. | 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培养液的氧气供应 | |
C. | 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等,均可以抑制杂菌生长 | |
D. | 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种都是有氧呼吸型真核生物 |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蛋白质$\stackrel{蛋白酶}{→}$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stackrel{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 解:A、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对葡萄进行消毒处理,以保存野生菌种,A正确;
B、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而醋酸菌是嗜氧菌,也是嗜温菌,因此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氧气供应,B正确;
C、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的料酒、香辛料和盐等均具有调节腐乳风味的作用,也都可以抑制杂菌生长,C正确;
D、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需氧型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
B.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
C. | 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 |
D. | 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
B. | 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 | |
C. | 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 |
D. |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阻遏蛋白调控的是基因的转录过程 | |
B. | miRNA调控的是基因的翻译过程 | |
C. | 细胞内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脱氧核苷酸、ATP、模板 | |
D. | miRNA与特定的信使RNA结合是利用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进行分类和包装后再转运至细胞膜 | |
B. |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 |
C. | 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 |
D. | 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物质运输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乱石窑裸地到针阔混交林群落的演替是次生演替,与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发生的演替方式相同 | |
B. | 在灌木植物群落中,地衣和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均被淘汰 | |
C. | 杂木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阔叶林群落 | |
D. | 上述演替中,光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催化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C.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D.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