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5秋•朔州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由甲、乙两种植物逐步培育出戊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通过I过程培育出丙种植物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将甲、乙两种植物杂交得到基因型为 的植株,并在 期用 (化学物质)处理,从而获得基因型为bbDD的丙种植物.

方法二:先取甲、乙两种植物的 ,利用 处理,获得具有活力的 ;然后用 方法诱导融合、筛选出基因型为 的杂种细胞;接下来将该杂种细胞通过 技术培育出基因型为bbDD的丙种植物.此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2)由丙种植物经II过程培育成丁植株,发生的变异属于 ;将丁植株经III培育成戊植株的过程,在育种上称为

(3)若B基因控制着植株的高产,D基因决定着植株的抗病性.如何利用戊植株(该植株为两性花),采用简便的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的新品种(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请画图作答并作简要说明.

(4)通过图中所示育种过程, (填能或否)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1)该黄色籽粒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实验结果为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以植株A为父本(T在异常染色体上),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父本,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白色=2:3,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frac{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朔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朔州校级期末)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判断理由是 .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 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 (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是在 (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膜的模型被称为 ,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中物质B指的是 ,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 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朔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朔州校级期末)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对细胞染色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给活细胞染色

C.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在研钵中添加二氧化硅、碳酸钙、层析液等药品

D.观察细胞线粒体的实验,需用健那绿给盐酸处理过的死细胞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朔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朔州校级期末)生长激素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在生长激素的缩合过程中脱掉的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384,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30,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

A.24700 B.21316 C.24700 D.280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朔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兴化市模拟)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

A.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

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

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朔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朔州校级期末)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菌和抗体,已知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质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的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逆转录(反转录).
(2)过程②使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图中所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4)若将含有A基因的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必须满足无菌无毒、营养、温度和PH,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
(5)一般把A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若受体细胞是受精卵,则需将其在体外培养到囊胚或桑椹胚时期,然后进行胚胎移植,培育成转基因动物.
(6)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细胞融合,获得的X是杂交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活性的正常体现
C.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可以给细胞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