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B.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
C.若丙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辛种群的数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此食物网中共有14条食物链,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增加4条

分析 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甲和戊是生产者;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越少,图中含有辛的食物链中,最长的一条是甲→丙→乙→丁→辛.

解答 解:A、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A正确;
B、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有乙和丙、乙和丁、丁和己等,B错误;
C、若辛的食物范围宽广,故丙种群的数量下降10%,辛种群的数量将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C错误;
D、该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成分的名称,同时能根据食物网判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间的种间关系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下图为20世纪中叶非洲地区Hb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图,基因型为HbSHb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SCD患者血红蛋白的2条β肽链上第6为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而2条α肽链正常.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2条异常肽链,最少有0条异常肽链.
(2)由图可知,非洲中部HbS基因和疟疾的分布基本吻合.与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HbS基因频率高.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比例上升.
(3)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AHbS个体比HbAHbA和HbSHbS个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杂种(合)优势现象.

(4)为了调查SCD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为①②(填序号).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③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④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对比
(5)若一对夫妇中男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5%的地区,其父母都是携带者;女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0%~20%的地区,她的妹妹是患者.请预测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frac{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专一性.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的活性,其原因是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酶活性位点被封闭),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下降.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是竞争性抑制剂,原因是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
(4)除酶抑制剂能影响酶的活性外,PH、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酶的活性.
①若图丙表示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则将温度提高5℃后,变化曲线应该怎样(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②若将胃蛋白酶溶液的PH从1.0调整到7.0,则胃蛋白酶有活性将降低(为零);反之,若将PH从7.0调整到1.0,胃蛋白酶有活性将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之一是(  )
A.外界溶液是清水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D.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研究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科学家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静
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下图中①所示).若在图①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
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为B→A→B→C(→B).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图中的C.

该实验表明: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某反射弧结构完整,效应器为骨骼肌.科研人员用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
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则两次电流表的偏转情况依次为偏转、不偏转.
(3)某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分离获得两个蛙的心脏:第一个蛙心带有完整神经,第二个蛙心通过手术剔除
全部神经.将两个蛙心都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持续刺激第一个蛙心脏的神经几分钟,
发现心跳加速;随即将其中的任氏液吸出并转移到第二个未被刺激的蛙心脏内,发现后者的跳动也加速
了.实验中的“任氏液”相当于蛙体内的组织液(填成分名称),以维持蛙心正常的生理功能.
根据该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断为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引起心脏兴奋而(加速)跳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RNA起催化作用
B.酶能明显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高温或低温处理都能使酶永久失活
D.蛋白酶能够催化分解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
A.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B.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
C.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D.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直链多肽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下列3种氨基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直链多肽为六肽
B.该多肽分子中含1个氨基和1个羧基
C.在细胞中合成该物质时至少需要3种tRNA
D.该多肽分子中含有3个谷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要有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C.呼吸作用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D.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都用于植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