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甲表示发生在番茄细胞内的生理反应过程,乙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X物质是
 
;④过程是在
 
中进行的;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
 
(写标号).
(2)乙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
 
;表示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
 

(3)乙图中,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则甲图中的过程
 
将首先受到影响,叶绿体内C3含量将
 

(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番茄幼苗对称叶片的-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图丙所示),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若M=MB-MA,则M的确切含义可以描述为
 
;此过程中B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状况相当于乙图曲线的
 
两点之间.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
 

实验组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计算平均值)并测量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专题:
分析:分析甲图:①表示光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②表示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需要消耗ATP;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能产生少量ATP;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能产生少量ATP;⑤表示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既不消耗ATP,也不产生ATP.物质X是三碳化合物(C3)、物质Y表示丙酮酸.
分析曲线图乙:AB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BD段,CO2含量逐渐减少,说明呼吸作用弱于光合作用;DE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其中B点和D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物质X是三碳化合物(C3);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在线粒体基质;ADP是ATP水解产生的,①~⑤过程中,只有②过程消耗ATP,能使ADP含量增多.
(2)乙图中:AB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BD段,CO2含量逐渐减少,说明呼吸作用弱于光合作用;DE段,CO2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其中B点和D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的积累是从B点开始,到D点结束,因此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D点.曲线BC段,CO2含量逐渐减少,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大量吸收CO2导致的.
(3)光照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因此在B点时停止光照,①光反应过程首先受到影响.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使C3的还原反应减慢,而二氧化碳的固定在短时间内不受影响,因此叶绿体内C3含量将增加.
(4)假设A、B叶片的初始重量均为X.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A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则其在6小时内消耗有机物的量为X-MA;B叶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其在6小时内积累有机物的量为MB-X.由此可知,B叶片在6小时内合成有机物的量=6小时内消耗有机物的量+6小时内积累有机物的量=MB-MA.而M=MB-MA,则M表示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此过程中,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于乙图曲线的BD两点之间.
(5)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因此实验有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步骤要保证单一变量原则,要控制无关变量,所以实验材料应来自同一块田地的长势高度相同的麦苗,平均分成两组,光照时间也要相同;而实验变量是紫外线的有无,因此实验组可见光加紫外光,对照组只有可见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第二步:对照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实验组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光照时间相同.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计算平均值)并测量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对照组植株高于实验组,且实验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高于对照组.
故答案:
(1)C3     线粒体基质(或线粒体)       ②
(2)B、D       D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大量吸收CO2
(3)①增加
(4)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或实验过程中)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BD
(5)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
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光照时间相同
对照组植株高于实验组,且实验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高于对照组
点评:本题结合过程图和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识图能力;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
A、磷脂B、糖类
C、脂蛋白D、糖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表示能量,请回答:

(1)①表示
 
方式,②表示
 
方式,③表示
 
方式.
(2)在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②方式进入红细胞的物质是
 

(3)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性,这是细胞膜的
 
(结构、功能)特性.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
 
成分.
(5)细胞膜的外侧是
 
(M、N)侧,判断的依据是内侧无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
 
,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
 
产生的
 
,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
 

(5)若在果汁中只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
 

(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7)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
 
来检测酒精的生成,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之反应呈现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
(1)请利用下列材料用具,完成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有关实验.
材料用具:直径为1cm的打孔器1个,注射器1个,蓝色玻璃纸和绿色玻璃纸若干,小烧杯4个,新鲜菠菜叶片若干,装有60W白炽灯泡的台灯1个.
方法步骤:
①用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并用注射器抽出叶片内的气体,将其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1个烧杯中待用.
②取3个洁净的大小相同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
③分别向小烧杯中加入10片小圆形叶片;
④用蓝色和绿色玻璃纸分别包住2个烧杯,另1个烧杯
 
,然后进行光照;
⑤20分钟后进行观察.3个烧杯内叶片的变化情况是:
 
组叶片上浮的数量最多,其次是蓝光组,最少的是
 
组.
分析讨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影响实验效果的无关变量主要是
 

(2)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时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在层析结果的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引乍用弧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B表示
 
阶段,反应场所是
 

(3)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4)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是
 
 

(5)比较Ⅰ、Ⅱ两条曲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的原因是
 
,限制了光合作用
 
阶段的进行.
(6)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先天性愚型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用显微镜检查这种改变需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
A、双缩脲试剂或二苯胺
B、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
C、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
D、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符合独立分配规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子代的(  )
A、
1
4
B、
1
2
C、
3
4
D、
5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