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据图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J”形增长
B、FNE最可能在c点对应的时间进入水库
C、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
D、出现水华现象时,毒藻产生的藻毒素会在FNE体内富集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
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解答: 解:A、根据图示,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在开始时(a~b段)呈“J”型增长;故A正确.
B、从b点后开始环境阻力加大,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所以FNE最可能是在b点对应的时间进入水库;故B错误.
C、一段时间后,在FNE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并且在K2附近波动;故C正确.
D、出现水华现象时,毒藻产生的藻毒素会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故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罗非鱼为素材,结合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增长规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Ⅰ.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过程如图1所示.图2表示目的基因与pZHZ1质粒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E、F、G、H分别为A、B、C、D四种不同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据图回答.
(1)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要获得VPⅠ基因可通过
 
方法获得.
(2)如图2所示,若限制酶A、B切割出的末端完全不同,那么用这种双酶切的方法构建重组质粒的优点是
 

(3)已知质粒pZHZ1的长度为3.7kb,(1kb=1000对碱基)其中EF区域长度为0.2kb,GE区域长度为0.8kb,FH区域长度为0.5kb.现分别用限制酶C、D切割重组质粒pZHZ2样品,结果被酶C切割成1.6kb和3.1kb两个片段,被酶D切割成1.2kb和3.5kb两个片段.据酶切结果判断VPⅠ基因大小为
 
kb,并将目的基因内部的酶C、酶D切割位点用相应的字母标注在答案纸的对应位置
 

(4)过程⑥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各种必需营养物质和
 
等激素外,还需要添加
 
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叶片小段.
(5)获得表达VPⅠ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需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转基因番茄叶片提取液注射到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后检测豚鼠血液内产生的
 
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对玉米株高的作用相等.已知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26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是10cm和26cm高,则F1的表现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  )
A、12cm、6种
B、18cm、6种
C、12cm、9种
D、18cm、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转基因抗虫水稻培育流程简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技术和植物克隆技术
B、毒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水稻中的表达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可用带荧光标记的毒蛋白抗体检测毒蛋白基因是否在水稻细胞中表达
D、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种植可能导致昆虫群体抗毒蛋白基因频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  )
A、CO2
B、O2
C、K+
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纤维素酶可用于原生质体的获得
B、胰蛋白酶可用于获得单个动物细胞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只用于DNA拼接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E只要与相应的Y结合就能进行过程a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c引起的免疫应答比过程a引起的免疫应答快且强
D、人为接种Y从而引起细胞E的免疫反应属于主动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单位:百万千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种群 同化量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
分解者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
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 14.0 5 0.5 2 2.5
C 2 0.6 1.4 微量(不计)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
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子叶颜色基因在I号染色体上(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花叶病(S病毒引起)的抗性R对不抗病r显性,基性在II号染色体上.
(1)某些大豆品种具有抗花叶病的特性是因为R基因能控制合成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R基因转录时,首先RNA聚合酶与基因的
 
部位结合,基因的相应片段对螺旋解开.再进行有关过程,刚转录的RNA需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加工的场所是
 

(2)子叶浅绿不抗花叶病与纯合的子叶深绿抗花叶病杂交得F1,将所得F1中子叶浅绿抗花叶病植株自交得F2,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其中纯合子占
 
.(用分数表示)若通过基因工程,把细菌的抗N病毒基因导入到F1代的子叶浅绿抗花叶病大豆,以获得抗N病毒大豆新品种.现得到一株抗N病毒基因成功整合到一条III号染色体上的A植株.考虑子叶颜色,花叶病、及抗N病毒三种性状,A植株自交所给的种子中,胚细胞的基因型有
 
种.经研究发现,在某植株中两个抗N病毒基因成功整合到2个非同源染色体上.该植株自交后代中,抗N病毒植株占
 
.(用分数表示)
(3)用子叶浅绿植株作亲本自交得F1,F1连续自交得到的F3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用分数表示)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子叶浅绿不抗花叶病植株与杂合的子叶深绿抗花叶病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