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产生RNA | |
B. | 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都能进行由单体形成多聚体的反应 | |
C. | 艾滋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能得到6种产物 | |
D. | 淀粉、纤维素、糖原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 |
分析 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DNA和RNA的异同:
英文缩写 | 基本组成单位 | 五碳糖 | 含氮碱基 | 存在场所 |
DNA | 脱氧核糖核苷酸 | 脱氧核糖 | A、C、G、T |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
RNA | 核糖核苷酸 | 核糖 | A、C、G、U |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
种类 | 分子式 | 分布 | 生理功能 | ||
单 糖 | 五碳糖 | 核糖 | C5H10O5 | 动植物细胞 |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
脱氧核糖 | C5H10O4 | ||||
六碳糖 | 葡萄糖 | C6H12O6 |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 ||
二 糖 | 蔗糖 | C12H22O11 | 植物细胞 |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 |
麦芽糖 | |||||
乳糖 | C12H22O11 | 动物细胞 | |||
多 糖 | 淀粉 | (C6H10O5)n | 植物细胞 |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 |
纤维素 |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 ||||
糖原 | 动物细胞 |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
解答 解:A、转录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A错误;
B、核糖体(将氨基酸聚合形成蛋白质)、高尔基体(将葡萄糖聚合形成纤维素)都能进行由单体形成多聚体的反应,但线粒体不能将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B错误;
C、艾滋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彻底水解后能得到6种产物,即核糖、磷酸、A、C、G、U四种碱基,C正确;
D、淀粉、纤维素、糖原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相同的,即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功能;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骨髓造血干细胞和根毛细胞 | B. | 根毛细胞和叶肉细胞 | ||
C. | 蓝藻和成熟的筛管细胞 | D. | 大肠杆菌和蛙的成熟红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1和A2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 |
B. | 基因突变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 | |
C. | A1和A2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 |
D. | A1的基因频率为40%,A2的基因频率为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 |
B. | 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 |
C. |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 |
D. |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2层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 | |
B. | 抗体3(Y3)将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 |
C. | 某类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 | |
D. | Y1、Y2、Y3的加工场所依次是内质网和髙尔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清除油渍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88 | 50 | 8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外液 | |
B. | 人饮水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 |
C. | 组织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来源于血浆 | |
D. | 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菌的线粒体是该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
B. | 该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
C. | 该菌侵染机体后能快速大量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 |
D. | 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