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A、B、C、D、E为五种生物材料,分别与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实验现象如下表:

化学试剂      生物材料(“+”表示有颜色反应; “一”表示无颜色反应)

              A鸡血细胞      B花生种子     C蛙皮肤细胞      D棉花纤维     E霉菌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染液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1)五种材料都不与斐林试剂反应,说明                                  

(2)B与苏丹的显色反应可以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

(3)A、C、E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                                  

(4)D与两种试剂都无颜色反应。若将E提取物与D材料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颜色反应说明E提取物中有水解棉花纤维的___, 从而在混合液中有__________生成。

 

【答案】

(1)无还原糖(2) 脂肪(3)含有蛋白质 (4)酶 还原糖

【解析】

试题分析:斐林试剂是用来鉴定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苏丹Ⅲ与脂肪形成橘黄色油滴;双缩脲试剂遇蛋白质发生反应溶液变黄。根据以上原理即可知道相应组织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多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水解成的葡萄糖是还原性糖。答案(1)无还原糖(2) 脂肪(3)含有蛋白质 (4)酶 还原

考点:生物组织中成分的鉴定。

点评:生物组织中许多化合物会与某些特定的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颜色变化进行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0分)图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其中A、B、C、D、E为细胞代号。请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细胞分别处于细胞周期的什么阶段?
A.___期    B.___期    C.___期    D.___期    E.___期
(2)甲图中B细胞所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____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
(3)在乙图a~b时间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这个变化出现在甲图的________细胞中(用细胞代号)。
(4)乙图中b~c时间段表示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5)请在乙中相应的位置上,画出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5分)A、B、C、D、E为五种生物材料,分别与三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实验现象如下表:

 
学试剂
生物材料
A
鸡血细胞
B
花生种子
C
蛙皮肤细胞
D
棉花纤维
E
霉菌
本尼迪特试剂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表示有颜色反应;“一”表示无颜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尼迪特试剂与生物材料均不发生颜色反应,说明五种生物材料均不能检测到_______          
(2)B与苏丹Ⅲ的显色反应可以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               。(3)题中五种生物材料中有三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                      
(4)D与三种试剂都无颜色反应。若将E提取物与D材料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颜色反应说明E提取物中有水解棉花纤维的____       ,从而在混合液中最终有__________(填单糖名称)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广西南宁二中高三10月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0分)生产实验表明,在~定范围内,提高CO2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图甲是对两种农作物实验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x:勒克斯,光照强度的单位。A、B、C、D、E为曲线上的点,a、m、n为坐标上的点,CO。浓度的单位是:ppm)

(1)根据图中I、II、Ⅳ三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图中AB段和CD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               
(3)在南方初夏的晴天,水分供应充足等自然情况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达到一天中最高值后不再升高,限制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在大田中种植,改善该因素的有效措施有(写出一项)                                
(4)图乙为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图甲中曲线ⅡI代表的植物叶片结构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图像(甲)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图(乙),其中A.B.C.D.E为细胞代号,请据图回答: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正确的步骤是:取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染色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时应先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该区域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甲图的图像,根据图中所示细胞在有丝分裂中的顺序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分)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在同一个视野中看到的数量最多的是处于______期的细胞,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佳时期是________期。

(4)在乙图中ab时间段内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变化出现在甲图的细胞________中(用图中代号表示)。

(5)请在乙图中相应的位置上画出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广西南宁二中高三10月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0分)生产实验表明,在~定范围内,提高CO2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图甲是对两种农作物实验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x:勒克斯,光照强度的单位。A、B、C、D、E为曲线上的点,a、m、n为坐标上的点,CO。浓度的单位是:ppm)

   (1)根据图中I、II、Ⅳ三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图中AB段和CD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               

   (3)在南方初夏的晴天,水分供应充足等自然情况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达到一天中最高值后不再升高,限制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在大田中种植,改善该因素的有效措施有(写出一项)                                

   (4)图乙为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图甲中曲线ⅡI代表的植物叶片结构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