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有关现代技术实践的问题:
(1)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造成此现象的生物是 .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是 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制作泡菜时,有时坛内会长一层白膜,这是 繁殖形成的.
(2)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法灭菌.
(3)提取洋葱DNA时,要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 ,并进行充分地搅拌和研磨,待过滤后再收集研磨液.
(4)下图为花粉植株的培育途径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 的月季花蕾.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图中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有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之间没有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处理 (Q光强度) |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 •m-2•s-1) | 相对气孔开度(%) | 水分利用效率 | |
A | 对照 | 大气CO2浓度 | 12 | 100 | 1.78 |
B | 干旱 | 7.5 | 62 | 1.81 | |
C | 对照 | CO2浓度倍增 | 15 | 83 | 3.10 |
D | 干旱 | 9.5 | 47 | 3.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l、图2是不同绿色植物利用CO2的两条途径。图3、图4是人们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3、图4所示。(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图1中①过程称为 ,图2生物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出现蓝紫色的细胞是 (不考虑有机物的转移).
(2)图1与图2所代表的植物更适宜于在高温、低浓度CO2环境生活的是 (填“图1”或“图2”),这是长期 的结果.
(3)由图3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 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 .
(4)由图4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 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 降低,造成减产.
(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 ,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
B.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C.抑制PEPCKI乙酰化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
D.图示调节的结果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SIRT1的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延长老鼠寿命,还能推迟和健康有关的发病年龄。另外,它还改善老鼠的总体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甚至预防糖尿病。下列相关叙述中,合理的是
A.SIRT1合成的场所是老鼠细胞内所有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摄入较多的胆固醇有助于健康
C.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中葡萄糖的含量一般情况下比正常人的要高
D.SIRT1与血红蛋白之间的不同只在于两者空间结构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 |
B. |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 |
C. |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 |
D. | 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组织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