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 |
B. |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 |
C. | 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 |
D. |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遗传病 |
分析 1、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人类遗传病≠先天性,人类遗传病≠家族性.
解答 解: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正确;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B正确;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C正确;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与是否携带遗传病基因无关,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对遗传病知识的考查较为全面,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要注意一个家族几代中都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是基因病还可能是染色体出现异常.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过途径______________(填编号)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途径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
(3)品种A与途径3 中幼苗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品种B与品种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4)若想获得基因型为hhrr的番茄植株,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需要多少________年。
(5)如果想得到基因型为HhRrT(T不属该物种基因库的基因)这样的植株,常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不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沧州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B卷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核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能及所含的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 功能及所含的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的有机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沧州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B卷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毛色和性别依次为( )
A.黑、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组别 | 培养皿① | 培养皿② | 培养皿③ | 培养皿④ |
添加物质 | 唾液与盐酸 | 煮沸的唾液 | 唾液 | 面包霉菌 |
碘液处理后的反应 | 变蓝 | 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A. | 培养皿①的结果表明:在盐酸的作用下,淀粉酶失去活性 | |
B. | 从培养皿②的结果可看出:在高温的作用下,淀粉酶失去活性 | |
C. | 从培养皿④的结果可得知:面包霉菌是一种含淀粉酶的真菌 | |
D. | 从本实验可以知道:37℃时,所有酶的活性最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地植株的果形异常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的结果 | |
B. | 乙地植株细胞内富集砷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 |
C. | 甲地植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 | |
D. | 施磷往往减少植物对砷的吸收,磷影响砷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