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的无细胞培养基培养获得 | |
B. | 沉淀物b中含有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 |
C. | 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则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b中 | |
D. | 上述实验过程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沉淀物b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
解答 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需用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A错误;
B、②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若该过程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部分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上,并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含较高的放射性;若搅拌充分,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较低,B正确;
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内部,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C正确;
D、由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所以通过放射性35S标记的噬菌体组别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D.
点评 本题结合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图,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中;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明确图示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III-9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只有一条,其他成员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正常。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属于隐性基因
B.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可以位于X染色体上
C.Ⅲ-10个体表现正常是由于基因重组的结果
D.III-9与II-8染色体数目可能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都与性别相联系 | |
B. | 男性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 |
C.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 |
D. | 有性别区分的生物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构成DNA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 | |
B. | ④在基因中的排列顺序包含着遗传信息 | |
C. | DNA复制时破坏⑤需消耗能量 | |
D. | DNA聚合酶可连接⑤处断裂的化学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消炎杀菌 | B. | 提供能量 | ||
C. |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 D. | 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乙 | B. | 只有丙 | C. | 乙和丙都是 | D. | 乙和丙都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 | B. | 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 ||
C. | 神经膜离子分布内正外负 | D. | 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