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1980年第一例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问世,基因工程发展迅速,成果层出不穷.

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每种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如图1所示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其中的(2)能和(7)(填序号)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成$\frac{\underline{\;ACGT\;}}{TGCA}$.
Ⅱ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人血液中每升只能提取0.05mg干扰素,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
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可大大提高产量也降低价格.
(1)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在人体内参与其形成的相关具膜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2)人的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细胞内的表达过程为干扰素基因→mRNA→蛋白质.
Ⅲ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使目的基因扩增,获得大量DNA克隆分子.(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黑色长方形是引物)
(1)该技术的依据的原理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图中的变性是指模板DNA双链解旋形成单链.
(2)假设PCR反应中的DNA模板为P,第一轮循环的产物2个子代DNA为N1,第二轮的产物4个子代DNA为N2,则N2中分别含有模板DNA单链的DNA分别有2个.若继续循环,该DNA片段共经过30次循环后能形成230个这样的片段.
(3)某样品DNA分子中共含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frac{A+T}{G+C}$=$\frac{1}{2}$,若经5次循环,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310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不考虑引物所对应的片段)

分析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
2、DNA连接酶: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3、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采用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中,DNA数目以指数的方式扩增,即约2n

解答 解: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每种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如图1所示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其中的(2)能和(7)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成$\frac{\underline{\;ACGT\;}}{TGCA}$.
Ⅱ(1)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要运输、加工,并消耗能量,排出细胞.由于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所以在人体内参与其形成的相关具膜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2)人的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细胞内的表达过程为干扰素基因→mRNA→蛋白质,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Ⅲ(1)PCR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式反应,该技术的依据的原理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图中的变性是指模板DNA双链在高温作用下解旋形成单链.
(2)假设PCR反应中的DNA模板为P,第一轮循环的产物2个子代DNA为N1,第二轮的产物4个子代DNA为N2,由于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则N2中分别含有模板DNA单链的DNA分别有2个.若继续循环,该DNA片段共经过30次循环后能形成230个这样的片段.
(3)若DNA分子中共含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frac{A+T}{G+C}$=$\frac{1}{2}$,则A+T=3000×2×$\frac{1}{3}$=2000,即A=T=1000.经5次循环,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5-1)×1000=31000个.
故答案为:
Ⅰ原核生物    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7)DNA连接酶    $\frac{\underline{\;ACGT\;}}{TGCA}$
Ⅱ(1)糖蛋白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2)干扰素基因→mRNA→蛋白质(干扰素)
Ⅲ(1)DNA的半保留复制   模板DNA双链解旋形成单链
(2)2          230
(3)31000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工程和PCR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植物细胞内的H2PO-浓度是细胞外的几千倍,一定浓度的HgCl2溶液可阻断ATP的水解.为了验证植物细胞对H2PO-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某品种成熟白萝卜(A)和幼嫩白萝卜(B),将其中间部分切成厚1mm、边长2cm的正方形薄片,分别浸泡于蒸馏水中,泵入空气24h,备用.取4个锥形瓶,标为甲、乙、丙、丁,按下表所列步骤进行实验(表格中“/”表示不加入):
步骤
①加入一定浓度的KH2PO4溶液10mL10mL10mL10mL
②加入蒸馏水10mL/10mL/
③加入一定浓度的HgCl2溶液/10mL/10mL
④测定初始浓度(S)测定各锥形瓶中H2PO-的浓度
⑤分别加入A或B的切片20片AABB
⑥24h后,测定终末浓度(T)测定各锥形瓶中H2PO-的浓度
⑦计算各瓶H2PO-浓度差值S-T
上述实验重复5次,计算平均值,将实验数据绘成柱形图,如图所示.
(1)实验结果表明,甲组萝卜切片吸收H2PO4-的数量最多.
(2)通过比较甲、乙(或丙、丁)组的实验数据,可推知植物细胞对H2PO4-的吸收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的.
(3)成熟组织吸收H2PO-的能力大于幼嫩组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①成熟组织细胞膜上的转运 H2PO-4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比幼嫩组织细胞膜上的多.
②成熟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较旺盛.若要进一步探究呼吸作用强度与线粒体数量的关系,可将成熟组织与幼嫩组织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通过比较二者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教材实验题:
(1)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A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若该细胞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过色,则观察的结果是:呈绿色区域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
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资料显示,近十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氢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解旋酶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C=G,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DNA分子中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或以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和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frac{1}{16}$.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D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当两个原生质本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出新的细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
C.中心体和高尔基体D.叶绿体和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酶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食物的消化需要酶的催化,而细胞的其他化学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双链DNA分子中,已知其中一条链中碱基数目比例关系为$\frac{A+T}{G+C}$=O.4,则另一条链中$\frac{A+T}{G+C}$为(  )
A.1.25B.O.4C.0.6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是因为(  )
A.原核生物无基因B.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C.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D.原核生物无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
A.EeFf×EeFfB.EeFf×eeFfC.eeff×EeFfD.eeFf×Ee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