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在微山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2)假设该生态系统中除微生物外只存在鲤鱼、小虾、藻类,据图乙可知,当鲤鱼体长为4.2cm时,若要增重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240kg.
(3)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绿藻,理由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现要投喂鲤鱼去除(1)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因为该体长的鲤鱼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以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

分析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能量损耗越大,最高营养级可以利用的能量越少,反之则越多.
2、分析题图:图甲: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PH大于8时藻毒素含量低,
图乙:鲮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以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

解答 解:(1)微山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所以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从图乙可以看出鲮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若鲮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有18kg来自藻类,6kg来自小虾,要求消耗藻类能量的最小值,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故消耗藻类最少为:18÷20%+6÷20%÷20%=240(kg).
(3)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PH大于8时藻毒素含量低,因此选用绿藻较好.
(4)鲮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以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
故答案为:
(1)竞争和捕食
(2)240
(3)绿藻      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4)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以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
C.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D.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D.动物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吸收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1.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两树种的关系竞争.
(2)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马尾松,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环境,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
(3)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消失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演替.
(4)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火灾,几十年后得以恢复,此过程为次生演替.
(5)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J”型曲线增长,5年后λ值开始变小的原因是环境阻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是(  )
A.生物只有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B.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给下一代
C.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D.利用生长素的两重性原理制成的除草剂不会导致杂草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如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乙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早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从 2016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3)图甲生态系统中,E属于分解者(用图中字母表示).碳循环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的是图示②③⑧⑨⑩(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
(4)参与过程⑦的主要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原因是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较强,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若图中数字序号②③⑧⑨⑩表示能量的流动途径,则初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应归人⑧(填序号)来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1)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体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叶绿体中DNA的形态为环状(填“环状”或“线状”).
(2)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的线粒体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
(3)古生物学家认为线粒体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的某种细菌逐渐形成的,试推测该种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有氧呼吸,理由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
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赫尔希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包括以下步骤,其先后顺序为(  )
①标记噬菌体②标记大肠杆菌③侵染大肠杆菌④放射性检测⑤离心分离.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①②③⑤④D.③①②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