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化学反应,其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将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气孔导度及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
(1)图l所示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该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使图1磷酸甘油醛(C3)含量快速上升,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多选)
A.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 B.有光条件下,增加供给CO2
C.CO2不变条件下,从明处移到暗处 D.CO2不变条件下,从暗处移到明处
(3)要获得图3中的曲线,实验应设置的最佳条件组合是_____。(多选)
①外界环境CO2浓度保持不变 ②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③空气湿度保持不变 ④光照强度保持不变 ⑤各取一株水稻植株 ⑥分别选用肥沃土壤和贫瘠土壤种植
(4)据图2和3分析,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此时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加快、减慢或基本不变)
(5)分析图2和3中信息,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_的环境中;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6)据题干和图3分析,当光照强度为b时,两种水稻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等位基因D(高茎)/d(矮茎)、R(种子圆粒)/r(种子皱粒)、Y(子叶黄色)/y(子叶绿色)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某兴趣小组用纯种豌豆植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矮茎黄色圆粒×矮茎绿色皱粒→矮茎黄色圆粒矮茎黄色圆粒:矮茎黄色皱粒:矮茎绿色圆粒:矮茎绿色皱粒=9:3:3:1
实验二:高茎黄色皱粒×矮茎绿色皱粒→高茎黄色皱粒高茎黄色皱粒:矮茎黄色皱粒:高茎绿色皱粒:矮茎绿色皱粒=9:3:3:1
实验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三组实验的结果,能否得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结论?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三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实验一、二的基础上,利用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设计实验(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如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MSC中的相同
B. M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
C. 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
D. 不同诱导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埃博拉病毒(EBO)呈纤维状,EBO衣壳外有包膜,包膜上有5种蛋白棘突(VP系列蛋白和GP蛋白),其中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会引起出血热。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是注射疫苗或者抗体。如图为制备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埃博拉病毒(EBO)侵入人体时,在细胞中以RNA为模板,在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相应的DNA并指导蛋白质合成,进行增殖。冻干剂型埃博拉病毒疫苗于2017年10月在我国研制成功。以GP蛋白作为疫苗比较安全,其原因是GP蛋白自身没有感染能力,但保留有________________。
(2)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在体外融合时需要诱导,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图中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融合。筛选后的所需细胞群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体外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同时为了维持培养液的PH值,需要提供的气体环境是______________。
(4)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最终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提取。“生物导弹”中,抗体的靶向作用是利用了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全过程必须保持细胞活性的是
①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②观察有丝分裂③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④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⑤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A.①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是某雄性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2n=4),图二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丙细胞名称是________。
(2)图二数学模型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可以表示图一中________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