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内环境的稳态是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的基础和保障,稳态的实现必须神经-体液-免疫依靠调节网络.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它还能传导兴奋与分泌激素.
(2)高等动物下丘脑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此时相应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到甲状腺,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甲状腺组成.
(3)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请分析回答:
①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会受到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影响.
②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③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这些抗体致病的原因是由于它们能与某些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导致血糖调节异常.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都属于自身免疫病.若患者体内只存在异常抗体2,则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将大于(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浓度.

分析 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2、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解答 解:(1)稳态的实现必须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高等动物下丘脑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此时相应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到甲状腺,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甲状腺两部分组成.
(3)①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胰岛B细胞组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②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③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这些抗体致病的原因是由于它们能与某些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导致血糖调节异常.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都属于自身免疫病.若患者体内只存在异常抗体2,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则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将大于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浓度.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免疫     下丘脑
(2)电信号     传出神经末梢和甲状腺
(3)①神经递质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
②葡萄糖    蛋白质、脂肪、糖原
③自身免疫  大于

点评 本题结合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图解,考查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血糖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过程;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能结合图中信息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就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在脂肪的鉴定中,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这是因为苏丹Ⅲ或苏丹Ⅳ溶于酒精.
(2)在盛有10ml 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3)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4)某同学用0.5g/mL的蔗糖溶液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结果是质壁分离明显,但不能复原,原因是蔗糖浓度太大,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
(5)如图所示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细胞质环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看到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状态,最好选图中的叶绿体作为参照物.
②根据图中细胞核位置和箭头方向可知,实际上黑藻细胞中细胞核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A
A.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B.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D.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③为什么黑藻叶片是做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实验的理想材料?叶片薄而小、叶绿体大而清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生态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毫升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反复实验,得出图中所示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1)大草履虫所处的实验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增长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增长.
(2)在有限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这就会使大草履虫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大草履虫群数量增长率下降.
(3)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增长量呈S型曲线增长.$\frac{K}{2}$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力,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摸式(见图).

(1)在图示的三年间,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第二年夏季•基因如频率为3%.第三年夏季•荃因的频率为0%,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是,理由是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改变.
(2)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保留了突变出的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农药的选择作用,提高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若干年后,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大陆与岛屿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两处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出现,形成新种Cb”
(4)从图1至图3的演变.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从遗传多样性向物种多样性变化(或从遗传多样性向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最终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B.蝇蛆和蚯蚓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促进系统中物质循环
C.合理使用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同学在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取材位置不合适B.视野选择不合适C.解离时间不合适D.取材时间不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B.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C.高温能使酶失活D.低温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化合物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
A.抗体B.胰蛋白酶C.胰岛素D.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势主要是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H2O、CO2、无机盐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若蛇的食物有$\frac{1}{5}$来自蛙,$\frac{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稻45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利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填“K”或“$\frac{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
(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