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用无菌的马铃薯固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
B.取样前要轻轻震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
C.本实验中被台盼蓝染液染色的细胞为死细胞
D.酵母菌密度过大时,可揭开盖玻片滴加无菌蒸馏水以降低计数室酵母菌密度

分析 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
3、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

解答 解:A、培养酵母菌是应选择葡萄糖培养液,它属于液体培养基,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淀粉,A错误;
B、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可能会沉在试管底部,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底部,实验数据则会偏大,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上部,则实验数据则会偏小,因此制片前要轻轻震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B错误;
C、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染液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细胞,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因此实验中被台盼蓝染液染色的细胞为死细胞,C正确;
D、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如果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就需要增加稀释倍数,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生物性状的表现跟下列哪一项关系不大(  )
A.基因的表达B.激素的调节C.环境条件D.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送到靶器官、靶细胞
C.小脑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细胞无丝分裂的特点是(  )
A.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分裂期核膜解体和重建
C.细胞核缴裂成两个子细胞核D.具备典型的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D.
(2)写出图中的食物链D→F→E→B(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A→D过程中碳流动形式是二氧化碳,该过程通过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生理作用来完成.E→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是有机物,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双层膜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细胞膜上②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人体内唾液腺细胞能旺盛地分泌唾液淀粉酶,而肌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肌动蛋白.下列有关这两类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类细胞中的细胞器的数量相同,但细胞器的种类不同
B.两类细胞中的基因相同,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两类细胞中核糖体和高尔基体都比较发达
D.在人体内两类细胞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B.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反向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碱基互补
C.①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⑨是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