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图甲和图乙均为反射弧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乙中,a、b为突触,感受器是g,效应器有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作答.
解答 解:(1)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没有感觉,说明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即②③为正常,而神经冲动不能传给大脑皮层,说明①受损.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若在图甲中③处给一适宜刺激,③处膜内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此时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局部电流.反射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故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3)图乙中,a、b为突触,感受器是g,效应器有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
(4)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需要T淋巴细胞.T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
故答案为:
(1)①
(2)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局部电流 不属于 没有经历完整反射弧
(3)突触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
(4)自身免疫病 胸腺 淋巴因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脑的功能、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 |
B. | 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
C. |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 |
D. |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 |
B. | 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 |
C. | 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 |
D. | 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1=N•λ-1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 |
B. |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总是固定的 | |
C. |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 |
D. | 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时,种群增长率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