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关于生物膜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遗传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
B.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C.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D.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必需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

分析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 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答 解:A、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自我复制完成的,场所在细胞核,酶的存在使得遗传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性,A错误;
B、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正确;
C、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C错误;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进行,植物细胞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生物膜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物膜系统的三点功能;明确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细胞质之间的联系,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参与
B.任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C.可用抗生素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阶段.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如下:

(1)从图1可知,该目的基因的具体功能是指导乙肝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2)若要迅速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以提高重组质粒生产的效率,常用的技术是(写全称)聚合酶链式反应.过程②常需要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促使转化完成.
(3)要形成有效的重组质粒,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很重要,图2示意大肠杆菌质粒的相关基因与限制酶切点;图3示意有关限制酶在DNA分子中的具体切点.
①要成功转入目的基因,有两种选择限制酶的方案,它们分别是只用BamHⅠ或同时用EcoRⅠ和BamHⅠ.
②图4是筛选、获取含有目的基因大肠杆菌的基本过程:B、C培养基中除基本营养物质外还应分别加入的抗生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卡那霉素,在B、C两个培养基中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形成的菌落共有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生态茶园建设过程中,从长远考虑,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病虫危害的是(  )
A.清除茶园内的所有杂草
B.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
C.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适时防治
D.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阻止害虫进入茶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叫解离,作用是使细胞分离开来.
(2)C过程叫染色,主要目的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以便于观察.
(3)D过程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便促使细胞分散开.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先将视野中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并调节视野亮度.
(6)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应是图1中的A.

(7)如图2所示,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是B.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刚刚完成着丝点分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DNA分子数目
B.此时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
C.此时细胞的每个DNA分子有一条链是在间期合成的
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该生物体细胞的二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个学生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材料回答下面有关实验探究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见下表
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
蒸馏水222
pH=8缓冲液0.50.50.5
淀粉溶液111
甲生物提取液0.3
乙生物提取液0.3
丙生物提取液0.3
总体积3.83.83.83.8
【实验结果】滴加碘液后各试管颜色变化情况如下:(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1)请补充完整操作表格中试管4的操作:见答案
(2)在实验结果中,试管4的颜色深浅程度是+++(或多于+++)(用“+”或“-”表示).
(3)实验结果的判断,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外,还可以用斐林(班氏)试剂来检测生成物(产物、还原糖等)的量.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活性不同,乙生物的最高,甲生物的最低.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这3种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人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会形成(  )
A.2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B.2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子细胞
C.4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D.4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人体中某细胞器的图象,该细胞器(  )
A.可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B.是胆固醇的合成车间
C.是乳酸的产生场所D.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