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2}{n}$ | B. | $\frac{1}{n}$ | C. | $\frac{1}{2n}$ | D. | $\frac{1}{2}$ |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包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五个步骤,在注入时噬菌体只将自身的DNA注入进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并且DNA复制要进行半保留复制.
解答 解:具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当这个噬菌体的DNA注入进细菌后,会以该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由于亲代DNA只含有两条放射性元素标记的DNA链,因此产生的后代n个噬菌体中最多含有2个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因此,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frac{2}{n}$.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标记情况,解答时考生要能够抓住关键词“一个具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并且能够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进行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循坏和能量流动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
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能量流动推动了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不利于能量的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第一次大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中的a,b,c表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2表示放置在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药物只抑制图1中的c而对a无影响,说明该药物抑制了c运输过程中载体的作用
B.图2表示的植物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此时植物细胞所处的溶液一定是KNO3溶液
C.图2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D.若温度降低,对图1中的a,b,c都会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联会时的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 | |
B. |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之间不可能联会 | |
C. | 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联会而形成四分体 | |
D. | 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 B. | 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 ||
C. |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 D. | 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 c 和 e 时,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 量相等 | |
B. | a 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 |
C. | 在从时间轴上的 c 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 e 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 |
D. | 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 |
B. | 乙细胞内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有4个四分体 | |
C. | 在乙细胞内有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
D. | 乙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不可能产生甲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多次 | |
B. | 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DNA聚合酶 | |
C. | 图乙过程①的编码链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 |
D. | 图乙过程②中能与物质b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c在核糖体中结合有两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第三阶段 | |
B. |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中约有40%贮存在ATP中 | |
C. |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 |
D. | 1 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19mol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