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一个具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
A.$\frac{2}{n}$B.$\frac{1}{n}$C.$\frac{1}{2n}$D.$\frac{1}{2}$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包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五个步骤,在注入时噬菌体只将自身的DNA注入进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并且DNA复制要进行半保留复制.

解答 解:具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当这个噬菌体的DNA注入进细菌后,会以该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由于亲代DNA只含有两条放射性元素标记的DNA链,因此产生的后代n个噬菌体中最多含有2个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因此,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frac{2}{n}$.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标记情况,解答时考生要能够抓住关键词“一个具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并且能够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进行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循坏和能量流动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

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能量流动推动了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不利于能量的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下第一次大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中的a,b,c表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2表示放置在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药物只抑制图1中的c而对a无影响,说明该药物抑制了c运输过程中载体的作用

B.图2表示的植物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此时植物细胞所处的溶液一定是KNO3溶液

C.图2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D.若温度降低,对图1中的a,b,c都会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联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联会时的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
B.X染色体和Y染色体之间不可能联会
C.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联会而形成四分体
D.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D.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 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 c 和 e 时,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 量相等
B.a 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在从时间轴上的 c 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 e 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某一动物体内2个不同时期的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乙细胞内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有4个四分体
C.在乙细胞内有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乙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不可能产生甲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图甲是DNA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如a1、a2,b1、b2等),然后再由相关酶连接成DNA长链;图乙是真核基因表达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多次
B.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DNA聚合酶
C.图乙过程①的编码链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图乙过程②中能与物质b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c在核糖体中结合有两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2870kJ,其中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分子中(ATP分子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30.54U/mo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第三阶段
B.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中约有40%贮存在ATP中
C.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D.1 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19mol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