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请回答下列与细胞增殖有关的问题.
(1)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整个连续的过程.
(2)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该区域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通过观察各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可以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植物有丝分裂的“丝”指的是纺锤丝,它的作用是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5)如图所示细胞A、C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间期期.

分析 分析题图:细胞主要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A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没有核膜、核仁,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C细胞染色质逐步变为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D新的核膜、核仁形成,为有丝分裂末期.据此答题.

解答 解:(1)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整个连续的过程.
(2)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常见于分生区细胞,如根尖、芽尖等.该区域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通过观察各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可以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植物有丝分裂的“丝”指的是纺锤丝,它的作用是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5)如图所示细胞A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没有核膜、核仁,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染色质逐步变为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分生区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纺锤丝  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4)减数第一次分裂
(5)前期、间期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甲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

(1)10klx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在叶绿体中ATP和NADPH的转移途径是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5klx,则1h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100mL.
(3)用层析液(溶液)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
(4)实验中,如果将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毛细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实验组向左移了3mL,其原因是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判断这些材料所依据的生态工程的主要原理依次是:
材料1: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
材料2:我国南方水网地区采用桑基鱼塘模式,能大大提高系统生产力.
材料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造林护林.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物种多样性原理;③协调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⑤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2中有白色甜玉米80株,则理论上F2中黄色甜玉米有(  )
A.120株B.240株C.360株D.480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现有一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人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由于人类干扰使种群中AA个体30%死亡,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  )
A.24%B.56%C.75.2%D.6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已知菠菜的高杆与矮杆、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育种专家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杂交组合高杆不抗病×矮杆抗病F1中全部的高杆抗病各体自由交配
结果统计高杆抗病总数:323
矮杆抗病总数:345
高杆抗病雌总数:423
高杆抗病雄总数:410
矮杆抗病雄总数:211
矮杆不抗病雄总数:203
F1合计:668F2合计:1247
(1)第二阶段高杆与矮杆的比约为2:1,原因是显性(或高杆基因)纯合致死.
(2)若菠菜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抗病 E 对不抗病 e 为显性,两对基因相互关系如图.辐射处理菠菜雌株幼苗可使 B基因或b 基因或B、b基因从原染色体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 E、e 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E、e所在染色体的末端最多只能结合一个B、b基因).已知单个(B 或 b)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高度不育.现有一如图所示基因型的菠菜幼苗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探究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是否发生单(双)基因易位,可让该植株与窄叶不抗病(表现型)的植株杂交,实验结果及结论如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①若出现 8 种表现型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则该植株单个(B或b)基因的染色体易位;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不抗病雌株:窄叶抗病雌株:宽叶不抗病雄株:窄叶抗病雄株=1:1:1:1,则该植株中基因连在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另一个基因连在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抗病雌株:窄叶不抗病雌株:宽叶抗病雄株:窄叶不抗病雄株=1:1:1:1,则该植株中基因连在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另一个基因连在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实验一:细菌$\stackrel{{\;}^{14}N培养基}{→}$破碎细菌细胞提取DNA$\stackrel{离心}{→}$结果A
实验二:细菌$\stackrel{{\;}^{15}N培养基}{→}$破碎细菌细胞提取DNA$\stackrel{离心}{→}$结果B
实验三: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对照.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论上结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1.
(3)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酶、能量.
(4)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F,请在图中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浏阳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中胰岛素和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不同生物其所含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C.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命的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间进行循环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元素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年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