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玉米子粒有色与无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l: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的相同
B.玉米有、无色子粒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测交子代中玉米无色子粒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种
D.两对等位基因也有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合作用中,CO2+C3(即RuBP)→2C3需要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完成。RuBP羧化酶由8个大亚基(L)和8个小亚基(S)组成。高等植物细胞中的L和S分别由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编码合成,后在叶绿体内进行组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中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且通过基因表达合成某类蛋白质
C.RuBP羧化酶催化CO2固定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消耗能量
D.叶绿体内的基因的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
B.在用健那绿染液对细胞染色来观察线粒体时,必须保持细胞的活性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对比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少数细胞处于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自噬现象是指细胞饥饿时,会通过自噬来降解、清除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蛋白质,来满足自身对能量和物质的需求。细胞自噬还能消灭入侵到细胞内的细菌和病毒。在发生细胞自噬时,内质网发生部分脱落,将细胞中需要降解的成分包裹起来并与溶酶体融合。下列有关自噬过程的叙述或推断,不正确的是
A.入侵的细菌和病毒需通过囊泡运输并与溶酶体融合
B.降解受损蛋白质的酶需要由核糖体合成
C.溶酶体不能合成自身代谢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
D.从根本上讲,细胞能通过自噬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循环利用是由饥饿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中含32P,外壳中含35S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32p和35S
C.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15N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5N
D.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关于各种生物中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生物或 | T4噬菌体 | 烟草叶 | 烟草花 | 豌豆根 |
碱基 | 5种 | 5种 | 4种 | 8种 |
核苷酸 | 5种 | 8种 | 8种 | 8种 |
五碳糖 | 1种 | 2种 | 2种 | 2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位于果蝇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在纯合后,可使雌蝇(XX)发育成不育的雄蝇,但对雄蝇(XY)没有效应。一对该基因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产生F1 ,F1自由交配产生F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2产生的雄配子中T:t =4:5B.F1雌蝇中纯合体占1/3
C.子代雄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D.F2中雄蝇和雌蝇数量比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出现了以下情况,下列对相应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精子的种类及比例 | 对相应情况的分析 | |
A | AB︰ab=2︰2 | 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B | AB︰Ab︰aB︰ab=1︰1︰1︰1 | 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C | AaB︰b=2︰2 | 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D | AB︰aB︰ab=1︰1︰2 | 一定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