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相同
B.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分析 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答 解:A、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不同,A错误;
B、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正确;
C、液泡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C错误;
D、核孔是蛋白质和RNA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也具有选择性,如DNA 不能通过核孔,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保护区内珍稀动物种群的K值
C.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D.防治害虫时,应该在某种群数量达到$\frac{K}{2}$之后进行捕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方法的问题: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植物是基因工程常采用的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用两种限制酶XbaⅠ和SacⅠ(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下图中的甲Ti质粒?
(2)将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培育转基因植物过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稳定存在和发挥作用.该阶段利用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4)组成基因表达载体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表是黄豆和玉米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干重中的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项目水分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
黄豆5.010.235.116.018.68.2
玉米3.212.18.13.369.63.2
A.黄豆生长需氮素比玉米多B.玉米种子的营养价值比黄豆种子高
C.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D.酿酒时用黄豆作原料比用玉米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无机物中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的吸收
B.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
C.植物根细胞对土壤中钙离子的吸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有助于研磨的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示为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
B.该图所示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a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不需载体和能量
D.不同物质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种群,使种群发生进化
B.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
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D.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分析以下实例,选择正确的答案(  )
①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
②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臀部白斑以告诉同类
③小丑鱼喜欢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
④鸣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殖所需空间
⑤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树木向上生长,但这一过程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
答案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种间互助
A--
B--
C--
D--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食物链“水藻→水蚤→虾→小鱼→食鱼鸟”中,若小鱼被大量捕捞,则在一段较短时期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一组是(  )
①第三营养级数量减少  ②次级消费者数量增加 ③初级消费者数量增加
④第五营养级数量减少 ⑤四级消费者数量增多    ⑥生产者数量增加.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