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置灯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趋湿、逼高温的特点
B.广口瓶中根据需要可以加入湿润的棉花或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C.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D.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分析 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取样调查法,原理是利用动物避光、避高温和趋湿、趋暗的性质,在装置上方放置灯光,使小动物向下方的广口瓶移动,计算一定样品中土壤中的动物的类型、数目,进而估测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答 解:A、放置灯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A错误;
B、广口瓶中根据需要可以加入湿润的棉花或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收集昆虫,B正确;
C、灯罩的功能是使昆虫向广口瓶移动,C错误;
D、金属网不能阻止昆虫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否则广口瓶中的动物会减少,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中山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1是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过程,他们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下图2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 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杂交细胞能够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

(3)该植物控制红色花色的基因分别是B、F、G,控制白色花色的基因分别是b、f、g。各显性基因的表现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越多,红颜色越深(如深红、红、浅红……等表现型),隐性类型为白色。让如图所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花色的表现型有 种,其中白色花色的几率是

(4)若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则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为

(5)该植物叶片无香味D对有香味d为显性,如图所示亲本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叶片具有香味性状。可能的原因是(只需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雾霾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能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使其变为癌细胞.年老体衰的人细胞发生癌变后,癌细胞特别容易冲破细胞识别作用,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老人易患癌症原因可能是免疫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无法识别并杀死癌变细胞.
(2)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从该特点看,致癌因子改变的基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细胞的特点之二是具有转移性,原因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从而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3)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肺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肺癌细胞.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3、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2、4、6μg/mL蜂毒素溶液.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肺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1所示.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②分析讨论:a.图1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并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b.图1、图2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与Bax基因表达增强和Be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降低趋势时,将会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4)受损的肺器官中存在部分死亡细胞,肺部受损导致细胞的死亡称细胞坏死,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被效应T细胞攻击的死亡)称细胞凋亡.
(5)干细胞内不存在转氨酶(肝脏细胞内特有)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D结构的名称是突触,图2中结构②的名称是突触后膜.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反射.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分布是内正外负.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膜外/膜内)的电流方向是一致的.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膜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C.某湿地的全部动物和植物组成一个群落
D.种群增长速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一白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黑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卵细胞植入一白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
A.黑色公绵羊B.黑色母绵羊C.白色公绵羊D.白色母绵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连航天2号”水稻是搭载神舟六号上太空的水稻种子经过3年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系. 太空射线作用后,种子遗传物质主要发生了(  )
A.基因重组B.基因复制C.基因突变D.基因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以下关于酶和ATP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相同
B.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C.酶的催化作用需要ATP提供能量
D.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中的腐生细菌应属于图1中的丙(填“甲”、“乙”或“丙”),图1中甲与乙之间碳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2)图2中农作物固定的能量最终去路有植物自身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及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3)同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产值较高,原因是生态农业较好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其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农田生态系统中蝗虫根据农作物的“绿色”进行采食,这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