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30%蔗糖溶液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渗透平衡时MA小于Ma(填大于、等于、小于),图1中的半透膜模拟的是图2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由①②③(填数字)组成,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时MB等于Mb(填“大于”、“等于”、“小于”).
(3)若图2为实验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此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分析 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放入清水中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图1中半透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图2中①为细胞膜,③为液泡膜,②为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们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

解答 解:(1)由于开始时Ma>MA,达到平衡后,由于水柱的压力,使水分子从漏斗进入水槽,所以MA依然小于Ma,这样才能使进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达到动态平衡;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原生质层,由①细胞膜、③液泡膜和②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和半透膜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2)由于开始时蔗糖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当蔗糖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
(3)如果把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真核细胞吸水,故此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随着吸水过程的进行,细胞液浓度变小,又因为细胞壁的作用,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故答案为:
(1)小于    原生质层    ①②③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2)等于 
(3)质壁分离复原    减弱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甲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与B之间的运输.图乙是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图甲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糖蛋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传递信息”)的功能.
(3)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需要经过的有膜细胞器依次是内质网 高尔基体,共穿过0 层磷脂分子.
(4)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血液中的红细胞)做材料,提取时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处理后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培养基中除了添加植酸钙以外,还应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
(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高压蒸汽)灭菌,而且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呈倒置状态放置.
(3)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4)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株会水解植酸钙,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E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5)获得目的菌以后,若要用于植酸酶的生产,还需要进行扩大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回答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问题.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一).细胞呼吸产生的H+,由辅酶 I携带,即形成NADH.如图是无氧呼吸示意图.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加入的物质\试管编号细胞质基质
A    B
线粒体
C       D
酵母菌
E    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C、E,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F,根据试管B、D、F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以上均填试管编号).试管A的实验结果是生成乙醛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野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等位基因A1、A2、A3分别决定灰色、褐色、白色,它们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甲对乙显性、乙对丙显性,则甲对丙也显性,可表示为甲>乙>丙),根据遗传系谱图回答问题:
(1)已知A2对A1显性,根据系谱图可确定A1、A2、A3的显性顺序是A2>A1>A3
(2)I2的基因型为A2A1.Ⅲ1与Ⅲ5交配产生灰毛子代的概率为$\frac{5}{6}$.
(3)野兔有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将Pelger异常的雌雄野兔杂交,后代结果如下:正常雌兔58个,Pelger异常雌兔117个,正常雄兔60个,Pelger异常雄兔119个.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致病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4)欲探究野兔毛色基因与Pelger.异常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取Pelge异常的纯种灰毛雄免与正常的白毛雌兔作为亲本杂交,得F1再用F1中Pelger异常的灰毛雌雄兔相互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2: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3: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生物学实验中,酒精是用途较广的一种化学试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鉴定植物组织细胞内的脂肪实验,使用体积分数(下同)为50%的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使用70%的酒精,目的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使用无水乙醇,目的是溶解色素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使用95%的酒精,目的是作为解离液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植物株色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不含pl、PL 基因的植物株色表现为白色.该植物株色在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变异是由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引起的
B.该变异是由显性基因突变引起的
C.该变异在子二代中能够表现出新的株色的表现型
D.该变异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进行解离,使细胞分散开来
B.可以用93号汽油做层析液
C.研磨时要加入碳酸钙,以防止叶绿体被破坏
D.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酶主要是从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的
B.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只能由6个核苷酸组成
C.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D.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都为黏性末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