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H2O和ATP | B. | O2和ADP | C. | [H]和ATP | D. | O2和[H] |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stackrel{光能}{→}$4[H]+O2
b.ATP的生成:ADP+Pi$\stackrel{酶}{→}$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 $\stackrel{酶}{→}$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stackrel{酶}{→}$(CH2O)+C5+H2O
解答 解:根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故选:C.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本题是知识点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结合光合作用的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关的知识点并熟练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产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绿色植物 | |
B. | 消费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的动物 | |
C. | 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 | |
D.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非生物的部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如果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会导致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 |
B. | 用14C标记CO2,可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CO2合成有机物的暗反应过程 | |
C. | 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瞬间细胞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多 | |
D. | 向一组植物同时提供H218O和C18O2,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和RNA都含有磷酸基团 | B. |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 ||
C. | 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 D. | 与DNA相比,RNA特有的碱基是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多细胞生物细胞间信息传递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的 | |
B. | 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体离不开受体 | |
C. | 通过胞间连丝,植物的不同细胞间可以传递信息 | |
D. | 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可以在不同细胞间传递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上理实验班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_____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操作顺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离玻片标本2~3mm处停止。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____________。
(4)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______。
(5)用4台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遮光器的光圈最小的一台是____________。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A、B、C、D所示,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_____。
(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市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构成玉米的下列元素中,含量最少的一组是
A.C、H、N、P、Mn
B.Cl、Fe、S、N、Mg
C.B、Cu、Zn、Mn、Mo
D.N、P、K、Cu、Fe、I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