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1个卵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最终形成(  )
A.1个卵细胞B.2个卵细胞C.4个卵细胞D.8个卵细胞

分析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stackrel{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1个初级卵母细胞$\stackrel{减数第一次分裂}{→}$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stackrel{减数第二次分裂}{→}$1个卵细胞+3个极体.

解答 解:1个卵原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卵原细胞;由于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所以1个卵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最终形成2个卵细胞.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重点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掌握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名称及数目变化,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杭州七校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柠檬酸循环中O2与[H]结合生成水

B.电子传递链产生的ATP最多

C.与糖酵解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嵴上

D.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丙酮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图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乙图是二糖的组成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________;物质C的不同取决于________的不同。

(2)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

(4)乙图B、C代表的单糖分别是 (填写具体名称)。不能水解的糖类是 糖,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多糖的单体都是

(5)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这是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此生物一定是______(填“动物”或“植物”)。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如图所示,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分析回答:(阴影为患者)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性遗传.
(2)Ⅰ2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3)Ⅱ4和Ⅱ5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3}{8}$.
(4)Ⅲ4为杂合子的概率是$\frac{2}{3}$.
(5)若Ⅲ1和Ⅲ2近亲婚配,则生出病孩几率是$\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细胞膜的磷脂(内\外)侧还有少量的多糖,多糖与蛋白质构成的糖蛋白,参与细胞识别的作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但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则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
(3)已知木糖比氨基酸的分子质量小得多,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氨基酸,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具有这种功能,主要与主动运输方式有关,因为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性.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细胞中提供能量的物质和细胞器分别是ATP和线粒体.
(5)细胞膜和核膜虽然都是生物膜,但它们却有不同.核膜上有核孔,但细胞膜上没有;核膜是双(单\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单\双)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蔗糖水解的产物与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完全相同
B.HIV 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能得到4种核苷酸
C.十肽水解需要10个水分子
D.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此图中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细胞核(填名称).
(2)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9(填标号),观察该细胞器要用健那绿染液将其染成蓝绿色.
(3)植物细胞具有,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和叶绿体.
(4)1、3、7、8、9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生物膜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立毛肌收缩并能通过图1中②的分泌量增加,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抵御寒冷.由图1可知,②的分泌过程受神经-体液 (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血液中②的含量能维持相对稳定,说明该调节机制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2)图1中胰岛细胞可以分为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 (填激素名称),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它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填激素名称)共同协调,维持人体血糖的稳定,这体现了这两种激素之间的作用是相互拮抗 的.
(3)图2所示的结构是突触,兴奋在图2结构内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图2结构中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患糖尿病的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一种还原糖),患肾小球肾炎(肾炎)的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今有正常人、糖尿病人和肾炎病人的三分尿样,由于某种原因尿样的标签失落,请设计实验鉴别出这三种尿样并打上标签.
(1)鉴别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的尿中含有的某些特殊化学成分,不同的化学试剂能够与某些特殊成分反应产生颜色反应来进行区分.
(2)备选试剂: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
(3)鉴别过程:
①用三支试管编号,分别取三种尿样各2mL于试管中.
②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由斐林试剂甲液 和斐林试剂乙液新配制的混合试剂,再将这三支试管50-65℃水浴加热,若试管出现砖红色,则说明这试管中盛的是糖尿病人的尿样.
③另用二支试管编号,分别取剩下的两种尿样各2mL于试管中,在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试剂,混匀后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试剂,若试管出现紫色,则该试管的尿样为肾炎病人的尿样,另一试管中盛的正常人的尿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