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
A.一个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
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C.一个细胞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生差异
D.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 解:A、一个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这属于细胞分裂,不属于细胞分化,A错误;
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属于细胞分裂,不属于细胞分化,B错误;
C、一个细胞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生差异,这属于细胞分化,C正确;
D、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这属于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由于围湖造田、网箱养鱼、农家乐等无序发展,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遭到破坏.为治理生态环境,某地建立了多条截污河道进行湿地恢复.请据图1回答问题:

(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湿地植物所起的作用是吸收营养,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淤泥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2)研究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污水进水区和净水收集区的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其中N、P等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要治理水体污染,除了依靠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外,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3)微囊藻产生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体,在湖滩种植芦苇、茭白等植物,对微囊藻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这些植物与微囊藻之间在利用光照和N、P等矿质元素等资源(至少答两项)时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4)图2为某池塘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⑤⑥⑦表示各级消费者
从人工投放的饲料中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frac{③-⑥}{②}$×100%(用含序号的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属于单倍体植株,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B.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够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C.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对植物组织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问题:

Ⅰ如图1表示叶绿体膜结构上磷酸转运器的运转机制(Pi 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 的反向交换方式进行).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可被卡尔文循环所利用,在叶绿体基质(场所)中将物质B转化为磷酸丙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若磷酸丙糖的合成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其更容易形成,原因是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低使叶绿体内磷酸丙糖浓度增加,更有利于淀粉的形成.
Ⅱ用饥饿处理过的某植物的叶片进行如图2实验(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温度恒定),分别称取三个叶圆片的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1)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填“轻”或“重”),原因是经过光照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
(2)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叶圆片z的呼吸消耗量可表示为y-zg.
(3)若实验过程中叶片呼吸速率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里,叶圆片y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2y-x-z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都有相关患者,系谱图如图(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Ⅱ9与Ⅱ10生育一个患甲病的男孩概率为$\frac{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淋巴细胞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抗体(  )
A.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起非特定抗原的
C.是针对特定抗原的D.能在体内长期存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观察如图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转运RNA,③是信使RNA.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图中两个氨基酸的连接方式是脱水缩合.
(3)若图中④含40个氨基酸,则③中至少含120个碱基.
(4)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从图示反映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往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梅雨季节,雄性蝗虫释放某种挥发性物质吸引雌性个体来与之交尾,从而繁殖后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这种繁殖机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蝗虫种群的K值受温度和水分影响
C.蝗虫种群往往短期爆发性增长的原因之一是缺少食物链的负反馈调节
D.利用该挥发性化学物质诱捕雄性个体,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表中甲、乙分别是分离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如图所示为相关分离过程,回答下列问题(注:水解酪素,即水解酪蛋白,由酪蛋白水解得到):
KH2PO41.4g纤维素粉5.0g
Na2HPO42.1gNaNO31.0g
MgSO4•7H2O0.2gNa2HPO41.2g
葡萄糖10.0gKH2PO40.9g
尿素1.0gMgSO4•7H2O0.5g
琼脂15.0gKCl0.5g
酵母膏0.5g
水解酪素0.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功能上看,甲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看,甲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其中提供氮源的物质是尿素.
(2)如果将乙培养基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都能分解纤维素?否.如果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以筛选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同时透明圈越大(大、小),表示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3)为了计数微生物的数量,图丙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培养计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进行计数.其中前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要比后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小(大、小).
(4)一位同学利用如图的方法步骤在4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0.1mL土壤稀释液④,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1mL原土壤样液①中微生物数量约为2.0×10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