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C、D.
(2)以上4图共有的细胞结构名称是细胞膜核糖体,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细胞膜.
(3与图B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若图A是导入了抗盐基因的烟草细胞,要将它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经再分化进而形成完整植株.
(5)若图B为某小鼠的癌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成熟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到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一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该重组细胞能无限分裂.该实验不仅说明氯霉素抗性基因位于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还说明细胞质与细胞分裂有关.

分析 判断图中各细胞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中A细胞中有液泡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B细胞中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C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细胞属于原核生物中的蓝藻.

解答 解:(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图中AB细胞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而CD细胞中没有核膜,属于原核细胞.
(2)以上4图共有的细胞结构名称是细胞膜、核糖体,其中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图B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将导入了抗盐基因的烟草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5)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部分分布在细胞质中,由于癌细胞只提供了细胞质,而重组细胞能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无限分裂,说明氯霉素抗性基因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质中.还说明细胞质与细胞分裂有关.
故答案为:
 (1)C,D   
(2)细胞膜 核糖体        细胞膜   
(3)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4)植物组织培养              再分化      
(5)细胞质             细胞质与细胞分裂有关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
(1)选取人体的C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白细胞    B、神经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再用离心法将细胞膜沉淀出来,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血红蛋白.
(4)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用试剂可鉴定蛋白质,具体现象是呈现紫色.
(5)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的面积为S,则红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frac{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水生生态系统如有硝化细菌,则属于生产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b可以代表细胞核
D.图中g和h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都向内折叠形成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可能合成的物质是(  )
A.胃蛋白酶B.胰岛素
C.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表示某草原上植被与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被与食草动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总体来看,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
(2)当植被遭受食草动物的采食后,植被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这反映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和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草原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中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的.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成分还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4)信息传递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例如草原狼可以根据食草动物的气味去追踪捕食,由此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对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升高
B.在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但mRNA有变化,细胞内的DNA复制不都发生在S期
C.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基因突变不会引起DNA的结构发生改变
B.脱氧核苷酸数目发生改变必然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某基因中插入一DNA片段,引起生物的性状改变,该变异称为基因突变
D.染色体之间片段交换属于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