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后丧失生物活性,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无水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请填充表格中标有①的空白)
步骤具体操作
A试管B试管
第一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第二步5滴蒸馏水①5滴无水乙醇
第三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第四步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第五步配制一定量的斐林试剂
第六步温水中提取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后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无水乙醇能使淀粉酶变性;
b.若A试管和B试管都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无水乙醇不能使淀粉酶变性.

分析 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先分析题干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从实验目的分析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实验的因变量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因为本实验是探究实验,乙醇能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也可能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预期实验结果应有2种情况.

解答 解:(1)实验步骤:分析题干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由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推出实验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可以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若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唾液淀粉酶活性丧失,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若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唾液淀粉酶具有活性,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因变量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的试剂的量、温度和水浴加热的时间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
故实验步骤中第二步应为: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本实验是探究实验,乙醇能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也可能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预期实验结果应有2种情况.
a、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b、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故答案为:
(1)5滴无水乙醇
(2)a、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A试管和B试管都出现砖红色沉淀

点评 本题是探究乙醇是否使蛋白质变性,对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变量的分析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的运用和对于变量的控制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5种典型的分裂图像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主要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

B.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图②比图③的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D.雄性个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种细胞分裂像的器官是睾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慢性病人常出现白蛋白值偏低的状况(比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肿瘤等),缺乏白蛋白,人就容易出现浮肿。人体的自蛋白正常值在每100mL血液中含有3.8~4.8g,如果比正常值低很多时就需要注射人体白蛋白,所以临床上对白蛋白需求量很大。下图是利用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白蛋白的流程图:

(1)要实现①超数排卵,应在崂山奶山羊A发情周期的某一阶段用______________处理,采集的卵母细胞必须发育到_________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2)要使人的白蛋白基因在奶山羊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要包括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记基因等部分。

(3)在显微镜下判断是否完成受精作用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4)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选择__________(性别)胚胎进行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⑤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C.③的利用和⑥的产生在线粒体的同一位置进行

D.原核生物不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

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

B.葡萄糖→淀粉;H2O→[H]+O2

C.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l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

(1)嗜热菌属于古细菌,下列对嗜热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C(多选)
A.嗜热菌因生活在极端环境下,故为古细菌
B.嗜热菌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能耐高温,但不耐高压
C.嗜热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原因是细胞壁的组成不同
D.嗜热菌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2)①过程称为梯度稀释,②过程是为了筛选单菌落.
(3)嗜热菌属于古细菌,下列对嗜热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C(多选)
A.嗜热菌因生活在极端环境下,故为古细菌
B.嗜热菌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能耐高温,但不耐高压
C.嗜热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原因是细胞壁的组成不同
D.嗜热菌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4)①过程称为梯度稀释,②过程是为了筛选单菌落.
(5)Ⅰ号培养基称为选择(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的是C.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6)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图采用了不用的接种方式,分别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杀死细菌芽孢.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2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2中的曲线②.
(7)根据图2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C.
A.40℃一50℃B.50℃一60℃
C.60℃一70℃D.70℃-80℃
(8)据图2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的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后,a、c、e组液泡中的浓度大小
是e>c>a.
(2)欲使实验前后花冠细条长度保持不变,应将细条浸泡在0.4~0.5mol.L-1(填浓度范围)蔗糖溶液中.
(3)为更精准地测定花冠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范围,请设计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缩小蔗糖溶液的浓度梯度,观察浸泡前后细条长度不变的具体浓度.
(4)若将实验后的a组花冠细条转移至蔗糖浓度为0.1mol/L的蔗糖溶液中,其长度变化可能是不变,请解释原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样方法只能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B.标记重捕法适合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标记重捕法中,从做上标记到进行重捕,需要间隔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