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为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PTH,84个氨基酸的肽链)的合成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的钙元素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分布在血液、组织液及软组织中.当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通过补充一种脂质类物质维生素D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2)图中PTH从产生细胞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蛋白相结合,实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3)图中①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直接指导合成前甲状旁腺素原的模板上至少有345个核糖核苷酸(不考虑终止密码).

分析 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血液中钙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肌无力.激素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利用的是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和动物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2)激素通过与靶器官或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分析图1,甲状旁腺素可以促进血钙升高,降钙素可以降低血钙含量,两者之间相互拮抗,维持血钙含量.
(3)图中表示的是甲状旁腺素的合成过程,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甲状旁腺素原含有115个氨基酸,每个氨基酸对应3个核糖核苷酸,合成前甲状旁腺素原的模板上至少有345个核糖核苷酸,过程②和③断开的化学键为肽键.
故答案为:
(1)抽搐    维生素D
(2)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转录    翻译    34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研究小组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及实验装置进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
(一)材料与试剂:猪小肠蔗糖酶(最适温度50℃)、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37℃)、质量分数5%麦芽糖溶液、质量分数5%蔗糖溶液、质量分数5%淀粉溶液等.
(二)实验装置:
(1)实验步骤:
①U形管A侧加入20mL质量分数5%麦芽糖溶液,B侧加入20mL质量分数5%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B两侧液面齐平.
②A、B两侧均加入等量适量的(猪小肠)蔗糖酶,水浴缸设为50℃,一段时间后观察A、B两侧液面变化.
(2)预测实验结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3)实验步骤②中,一段时间后分别取U形管A、B侧溶液,加入婓林试剂水浴加热,则A侧溶液呈砖红色,B侧溶液呈砖红色;该结果不能(能/不能)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分泌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体征相同以及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实验措施进行了不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得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编号实验措施实验结果
胰岛素变化曲线
(10-5mg/dL)
血糖变化曲线
(mg/dL)
不处理a
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X
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e
注射胰岛素溶液bY
注射葡萄糖溶液Z

(1)根据不同的实验措施,在上表中补充填出X对应的胰岛素变化曲线标号是X对应d.
(2)根据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实验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③号狗的实验结果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共同参与了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突触结构决定了感觉器官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Ⅴ曲线回升的血糖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类物质的转化.
(3)④、⑤两组实验体现了血糖变化与胰岛素分泌的相互关系,但还不够严谨,需要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增加对照实验的实验措施是注射生理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c点、d点暴猎蝽的年龄组成相同
D.暴猎蝽的引入不影响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课题小组同学利用如装置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
装置反应瓶中加入的材料小杯内加入的材料测定项目
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mL细胞呼吸氧气的消耗量
等量的蒸馏水
①适量的一定浓度KOH或NaOH溶液;②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mL;③细胞呼吸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消耗量的差值;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前三组实验所用的微生物种类相同,第四组实验的微生物是乳酸菌),60分钟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级别微生物的细
胞呼吸方式
第一组液滴向左移动液滴不变
第二组液滴向左移动液滴向右移动
第三组液滴不变液滴向右移动
第四组只进行产生乳
酸的无氧呼吸
④只进行有氧呼吸;⑤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⑥只进行无氧呼吸;⑦不变;⑧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刺激迷走神经,能促进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当神经冲动到达图2中的突触小体时,结构2中的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物质名称)将会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该物质与结构5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受体”)(结构名称)结合后,使得结构5对Na+的通透性增强,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可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2)图3中能产生胰岛素的是胰岛B细胞.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图4中6~9四种不同液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3毫升糨糊(成分为淀粉),然后,在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振荡两试管,将其浸浴在35℃左右的温水中,5分钟后同时取出两试管,冷却后,用本尼迪克试剂(遇可溶性还原糖有显色反应)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请回答:
(1)两试管的现象是:甲无显色反应;乙变蓝色.
(2)试分析,在pH值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酶促反应完成所需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糨糊量;        ②小麦淀粉酶滤液量;   ③水浴的温度;        …
(3)乙试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甲、乙两试管内对应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各项量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便于结果分析.
(4)若要观察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丙,丙试管内的成分应和甲试管的相同,并将此试管放入沸水浴中,此试管内最后的颜色变化是变蓝色.
(5)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另设计试管丁和甲对照,丁试管应先后加入ABC(选择填空);若要验证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戊与甲对照,则戊试管先后加入物质的顺序是DBEF,该操作顺序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因为先加小麦淀粉酶可能会与淀粉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A.少许的蛋白清   B.小麦淀粉酶滤液    
C.适量的浓硝酸(可与蛋白质产生黄色反应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与否;酶的含量极少,其颜色反应可忽略)   D.3毫升糨糊     E.适量的NaOH或HCl    F.用本尼迪克试剂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期,图中有8个DNA.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该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16条.
(2)如果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或交叉互换.
(3)要鉴定图中1的主要成分,理论上可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和甲基绿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的稳定性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