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1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A、B、M、N表示某种物质。图2表示在25℃环境中,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可知类囊体腔中的H+通过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基质,当H+通过B时可以催化_____合成,因此结构B除了用作运输H+的载体外,同时还具有_____(某种酶)活性。
(2)据图2可知,在25℃环境中,植物甲、乙的光补偿点(A)相等,那么将其移40℃环境中培养后,能否判断这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的关系?_____。在光照强度为D时,两种植物细胞间CO2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CO2浓度,其原因是____。
(3)叶绿素b/叶绿素a的值可作为植物光能利用率的判断指标,经研究发现,高温可降低植物的叶绿素b/叶绿素a的值,可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验证该结论,预期结果是____ 。
【答案】协助扩散 ATP ATP合成酶 不能 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消耗细胞间二氧化碳的速率较快 高温组的滤纸条上黄绿色的色素带宽度与蓝绿色的色素带宽度的比值小丁对照组的
【解析】
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由于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不同,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也不同,所以不能判断不同温度下光补偿点的大小关系。在光合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度代表色素的含量。
(1)H+在类囊体腔中合成,运输到叶绿体基质是顺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H+参与暗反应,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催化ATP的合成,因此B是ATP合成酶。
(2)据图2可知,在25℃环境中,植物甲、乙的光补偿点(A)相等,那么将其移入40℃环境中培养后,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不能判断这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的关系。在光照强度为D时,两种植物细胞间CO2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CO2浓度,其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消耗细胞间二氧化碳的速率较快。
(3)叶绿素b/叶绿素的值可作为植物光能利用率的判断指标,经研究发现,高温可降低植物的叶绿素/叶绿素a的值,由于色素含量不同在滤纸条上形成的色素带宽度不同,所以预期结果是高温组的滤纸条上黄绿色的色素带宽度与蓝绿色的色素带宽度的比值小于对照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水稻幼苗期补充白光对水稻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科研小组选择大棚中刚萌发的水稻幼苗均分为四组,白天自然光照,在夜间人工补照白光0h、2h、4h、6h,补充白光50d后测定各组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夜晚在白光照射下,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可将光能转化成________中的活跃化学能。若检测水稻不同补照白光组中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常用______提取光合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比较。
(2)据图分析可知,在光照强度为500~1000μmol·m-2·s-1,水稻幼苗期补照白光____h更利于提高水稻植株的光合速率。在光照强度为1500~2000μmol·m-2·s-1,幼苗期补照白光6h组水稻植株光合速率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此阶段限制该组水稻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水稻幼苗期补照白光2h与补照白光0h(不补照白光)所获水稻植株光合能力差异,为继续探究幼苗期补照白光2h对水稻植株光合能力产生的影响能否遗传给下一代,实验思路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鱼(2n=48)因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多倍体草鱼与普通的二倍体相比,其个体大、抗病及耐寒性强,下图示多倍体草鱼的产生机制,图中细胞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参与受精的精子均来自正常个体,a、b、c表示成熟个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的机制相同
B.成熟个体a为四倍体
C.成熟个体b不育,可防止草鱼繁殖能力强,对水生植物造成的严重损坏
D.成熟个体c的体细胞中可含96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自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__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c、f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
(4)欲使玉米中含有某种动物蛋白成分可采用上述[ ]____________育种方法,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 ]_____________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当兴奋通过B传导后,恢复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上打开的离子通道是____________ (填“钾通道”或“钠通道”或“钠钾泵”)。
(2)F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兴奋在该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该反射弧置于较低浓度的NaCl溶液中,则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膜外。
(4)正常情况下,刺激传出神经Ⅱ或肱二头肌E,均会引起骨骼肌收缩。某同学刺激Ⅱ处神经纤维,发现肱二头肌E不收缩。于是猜测可能是传出神经Ⅱ受损、肱二头肌E受损或者是两者接头(神经—肌肉接头处)受损?为探究肱二头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上图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只考虑仅一个部位受损)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第一步:刺激传出神经Ⅱ,观察其电位变化和肱二头肌E是否收缩。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传出神经Ⅱ受损;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需继续进行下一步实验。
第二步:刺激肱二头肌E,观察肱二头肌E是否收缩。
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神经—肌肉接头处受损;否则,说明肱二头肌E受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下面是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实验:
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品系甲与品系乙存在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若一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导入的诱导基因使成纤维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 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的抗体
C. 过程②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原代培养
D. 过程③④所用的培养基中都含有聚乙二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HIV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B.过程③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
C.过程④中遗传信息先由mRNA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A与B互为等位基因,A与D互为非等位基因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C.控制翅长与翅形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若该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l: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